首页 >> 常识问答 >

华而不实出自何处

2025-07-19 10:28:54

问题描述:

华而不实出自何处,有没有人能看懂这个?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9 10:28:54

华而不实出自何处】“华而不实”是一个常见的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外表华丽但内容空虚、缺乏实际价值。这个成语虽然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但其出处却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本文将从历史文献出发,总结“华而不实”的出处,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成语释义

“华而不实”字面意思是“华丽但不结实”,引申为“外表好看,内里空虚”。常用于批评那些只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的人或事物。

二、出处考证

根据现有文献,“华而不实”最早见于《左传》,具体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

> “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外表华丽而没有实际内容,会招致人们的怨恨。”

在这段话中,“华而不实”是对某人行为的批评,强调了外在表现与内在品质之间的不匹配。

三、相关背景

《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言论,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其中“华而不实”一词的出现,反映了当时对“表里如一”的重视,以及对虚伪之风的批判。

四、总结与表格

项目 内容
成语 华而不实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
原文 “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释义 外表华丽但内容空虚,缺乏实际价值
使用场景 批评形式主义、表面功夫、虚有其表的人或事
文化背景 反映古代对“真才实学”与“虚伪浮夸”的区分
现代用法 常用于评价工作、文章、产品等缺乏实质内容

五、结语

“华而不实”虽源于古代典籍,但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外在表现的同时,更应注重内在质量与实际价值。无论是个人修养、文化创作,还是社会管理,都应避免“华而不实”的倾向,真正做到“内外兼修”。

如需进一步了解《左传》中的其他成语或历史典故,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