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大义什么意思】“微言大义”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语言简练但含义深刻。它源自《春秋》的写作特点,后被用来评价文章或言论虽文字不多,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意义。
一、
“微言大义”原指孔子编写《春秋》时,用简短的文字表达深奥的道理,后引申为语言精炼而意义深远。这个成语多用于称赞他人的文章、讲话或行为,虽然表面看似简单,但背后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道德价值。
在现代语境中,“微言大义”不仅用于文学评论,也常用于日常交流中,表示某人说话虽不夸张,但内容深刻,值得深思。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微言大义 |
拼音 | wēi yán dà yì |
出处 | 《春秋》(后由《汉书·董仲舒传》引述) |
含义 | 语言简练但意义深远 |
用法 | 多用于称赞文章、言论或行为 |
近义词 | 言简意赅、意味深长 |
反义词 | 空洞无物、辞藻华丽 |
适用场景 | 文学评论、演讲、写作、日常交流等 |
示例 | “他的发言微言大义,令人回味无穷。” |
三、延伸理解
“微言大义”不仅是对语言表达的要求,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强调在表达中追求深度与精准,而非堆砌辞藻。在写作和沟通中,掌握“微言大义”的技巧,有助于提升表达的质量和影响力。
无论是古代经典还是现代作品,真正有分量的内容往往都具备这种特质——看似平实,实则深刻。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方式,可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