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白骨露于野

2025-09-18 10:40:36

问题描述:

白骨露于野,在线等,求秒回,真的很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8 10:40:36

白骨露于野】“白骨露于野”出自《古诗十九首》之一,原句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句诗描绘了战乱后荒凉凄惨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灾难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此句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诗句之一。

“白骨露于野”是一句具有强烈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的诗句,出自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现实。该句通过“白骨”与“野”的对比,展现了战争后的荒芜与死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的关怀。在文学史上,“白骨露于野”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文化符号,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生命的脆弱。

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诗句来源 《古诗十九首》
原文出处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作者 不详(东汉末年)
时代背景 汉末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诗句含义 描绘战乱后荒凉的景象,表现人民的苦难
艺术特色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
文化意义 成为战争与死亡的象征,反映人道主义情怀
现代应用 常用于文学、影视、历史研究等场景,表达对和平的渴望

通过“白骨露于野”这一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战争的反思与对生命的尊重。它不仅是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更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一座桥梁,提醒我们珍惜和平、铭记历史。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