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苍狗的典故与哪位诗人有关】“白云苍狗”是一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世事变幻无常,变化莫测。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诗人苏轼的《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中的诗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高还望君狂。不同,不似,不如,不比。”但更准确地说,“白云苍狗”这一说法最早来源于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后来被广泛引用。
不过,在现代语境中,“白云苍狗”最常与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联系在一起。他曾在《西江月》中写道:“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白云苍狗,浮云蔽日,终有晴时。”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使“白云苍狗”成为表达世事多变的经典意象。
“白云苍狗”这一典故虽源于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但在后世流传中,与宋代大文豪苏轼密切相关。他在诗词中运用此意象,借以表达对人生短暂、世事难料的深刻感悟。因此,尽管“白云苍狗”的出处可追溯至更早的诗人,但其在文学史上的广泛传播和影响,与苏轼密不可分。
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 |
典故出处 | 最初见于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 |
常见关联诗人 | 宋代:苏轼 |
成语含义 | 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变化莫测 |
出现作品 |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
文学影响 | 苏轼的使用使该成语广为流传 |
现代应用 | 多用于形容人生或社会变化迅速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白云苍狗”不仅是一个生动的自然意象,更是古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表达。而苏轼作为这一成语在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使用者,使得它在后世得以广泛流传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