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孟达简历】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群雄并起,人才辈出。其中,孟达是一位在魏、蜀、汉三国间辗转的人物,虽非名将,但在当时的政治与军事格局中也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以下是对孟达生平的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其关键信息。
一、人物简介
孟达(?—228年),字子敬,是三国时期蜀汉、曹魏之间的将领之一。他早年投奔刘璋,后因不满刘璋的统治而转投曹操,成为曹魏的重要将领。然而,他在后来又背叛曹魏,试图归附蜀汉,最终被魏国所杀。孟达的一生充满了反复无常,也反映了三国时期政治局势的动荡与复杂。
二、主要经历
1. 早期仕途:孟达最初在刘璋手下任职,担任巴西郡太守,负责地方防务。
2. 投靠曹操: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攻取汉中,刘璋势弱,孟达见势不妙,率众投降曹操,被任命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
3. 镇守新城:曹操死后,曹丕继位,孟达被任命为新城太守,负责防守荆州一带。
4. 叛魏归蜀:黄初三年(222年),孟达暗中与蜀汉联络,企图反叛曹魏,但计划败露,被魏明帝曹叡派遣的司马懿讨伐。
5. 兵败被杀:228年,孟达在新城被司马懿击败,最终被斩杀。
三、人物评价
孟达的性格多变,缺乏忠诚,属于典型的“墙头草”式人物。他在不同势力之间反复转换立场,虽然一度获得高位,但最终因背叛和失败而身死名裂。他的行为反映出乱世中个人利益至上的现实,也说明了忠义在三国时期的稀缺性。
四、孟达简历表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孟达 |
字 | 子敬 |
生卒年份 | 约?—228年 |
所属政权 | 蜀汉、曹魏 |
主要官职 | 巴西太守、散骑常侍、建武将军、新城太守 |
主要事迹 | 投降曹操、叛魏归蜀、兵败被杀 |
性格特点 | 反复无常、重利轻义 |
历史评价 | 忠义缺失,结局悲惨 |
五、结语
孟达作为三国时期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其一生的经历反映了那个时代政治斗争的激烈与残酷。他虽有才略,却因缺乏坚定的立场而最终走向失败。他的故事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个关于忠诚与背叛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