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帚自珍原文和翻译】“敝帚自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汉书·张良传》,原意是说即使是一把破旧的扫帚,也值得自己珍惜。后来引申为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十分爱惜,即使在别人看来并不珍贵。
一、原文与翻译总结
| 内容 | 原文 | 翻译 |
| 成语出处 | “夫以一缕之任,寄于毫毛之末,不若捐之;虽有贤者,不能为用。” ——《汉书·张良传》 | 意思是:把一根丝线放在极细的毛尖上,不如扔掉它;即使有贤能的人,也无法使用它。 |
| 成语本义 | 敝帚自珍 | 即使是破旧的扫帚,也应加以珍惜。 |
| 引申意义 | 敝帚自珍 | 对自己拥有的东西十分珍惜,哪怕在他人眼中并不珍贵。 |
二、成语解析
“敝帚自珍”最早出现在《汉书·张良传》中,用来比喻对微不足道的东西也应加以珍惜。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人对自身价值的认知和对已有事物的珍视,常用于形容人们对自己拥有但外人不以为然的事物怀有特殊感情。
三、使用场景
- 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写人物对旧物、旧情的怀念。
- 日常生活中:用来形容某人对自己的作品、观点或物品非常珍视,即使别人不理解。
- 教育领域:鼓励学生珍惜自己的学习成果,不要轻易放弃。
四、相关成语对比
| 成语 | 含义 | 与“敝帚自珍”的关系 |
| 自鸣得意 | 自己夸耀自己的优点 | 与“敝帚自珍”有相似之处,但更偏向自我炫耀 |
| 守株待兔 | 不劳而获 | 与“敝帚自珍”无直接关联 |
| 珍珠玛瑙 | 贵重物品 | 与“敝帚自珍”形成对比,强调价值不同 |
五、结语
“敝帚自珍”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即使在别人眼中微不足道,也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保护。这种态度有助于增强自信,也能让人更加珍惜身边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