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色俱厉是什么意思】“声色俱厉”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说话时语气严厉、态度强硬,甚至带有威胁的意味。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声音”和“脸色”两个方面的表现,形容人情绪激动、态度严肃。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声色俱厉 |
拼音 | shēng sè jù lì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言辞声色,俱厉。” |
含义 | 形容说话时语气严厉,脸色严肃,常带有威吓或指责的意味。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人物在愤怒或严肃场合下的表现,也可用于批评他人态度过于强硬。 |
近义词 | 声嘶力竭、怒发冲冠、气势汹汹 |
反义词 | 温声细语、和颜悦色、柔声细语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家庭中父母教育孩子 | 父亲声色俱厉地训斥儿子考试作弊。 |
工作场合领导批评下属 | 部门经理声色俱厉地指出员工工作失误。 |
公共场合有人挑衅 | 那人声色俱厉地指责对方不讲道理。 |
三、使用注意
虽然“声色俱厉”能有效表达一种严肃的态度,但在实际沟通中,若过度使用,可能会让对方感到被压迫或不被尊重。因此,在正式或需要合作的场合中,建议适当调整语气,以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四、总结
“声色俱厉”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描述人在情绪激动时表现出的严厉态度。它不仅体现在语言上,也反映在面部表情中。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力度,但也要注意语气与场合的匹配,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