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围棋中范施两人的当湖十局】在清代围棋史上,范西屏与施襄夏的“当湖十局”被誉为围棋史上的经典之作。这十局棋不仅展现了两人高超的棋艺水平,也反映了当时围棋发展的巅峰状态。作为中国围棋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对局之一,“当湖十局”不仅是技术较量的结晶,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以下是关于“当湖十局”的简要总结:
一、背景介绍
范西屏(1734年—1796年)与施襄夏(1710年—1771年)是清代围棋界的两位杰出代表。他们分别来自浙江的平湖与钱塘,因在浙江当湖(今浙江平湖市)对弈十局而得名“当湖十局”。这些对局发生在乾隆年间,是两人棋艺巅峰时期的代表性作品。
二、对局特点
- 布局精妙:双方在布局阶段都表现出极高的水准,常常以稳健为主,注重全局平衡。
- 中盘激烈:中盘阶段战斗频繁,双方互有攻守,棋路变化多端。
- 收官严谨:收官阶段体现出极强的计算能力和心理素质,往往胜负在细微之处决定。
三、历史意义
“当湖十局”不仅是两人技艺的巅峰展示,也是中国围棋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清代围棋理论和技术的成熟,为后世围棋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四、总结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对局名称 | 当湖十局 |
| 对局人物 | 范西屏 vs 施襄夏 |
| 时期 | 清代乾隆年间(约1750年前后) |
| 地点 | 浙江当湖(今浙江平湖) |
| 棋局数量 | 共十局 |
| 棋风特点 | 布局精妙、中盘激烈、收官严谨 |
| 历史地位 | 中国围棋史上的经典之作,代表清代围棋最高水平 |
| 影响 | 为后世围棋理论和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
通过“当湖十局”,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两位围棋大师之间的智慧较量,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围棋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些对局至今仍被围棋爱好者和研究者广泛研究与学习,成为围棋艺术中不可忽视的经典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