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的资料有哪些】三峡大坝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为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不仅在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总结三峡大坝的相关资料,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归纳整理,帮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这一工程的基本信息。
一、三峡大坝的基本概况
项目 | 内容 |
工程名称 | 三峡大坝(Three Gorges Dam) |
所在地 | 中国湖北省宜昌市 |
建成时间 | 2006年 |
水库总容量 | 约393亿立方米 |
大坝高度 | 185米 |
大坝长度 | 2335米 |
发电能力 | 装机容量达2250万千瓦 |
年发电量 | 约1000亿千瓦时 |
二、建设背景与意义
三峡大坝的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多年的规划和论证,最终于1994年正式动工,2006年全面竣工。其主要目的是:
- 防洪:有效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
- 发电:提供稳定的清洁能源,缓解全国电力紧张;
- 航运:改善长江航道条件,提升内河运输能力;
- 水资源调配:调节水资源分布,支持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
三、技术特点与创新
技术点 | 说明 |
混凝土重力坝 | 全世界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之一 |
机电设备 | 配备大型水轮发电机组,技术先进 |
水位调控系统 | 实现对水库水位的精准控制 |
生态保护措施 | 包括鱼类洄游通道、生态补水等 |
四、社会与环境影响
方面 | 影响描述 |
移民安置 | 迁移人口约120万,涉及多个省市 |
生态变化 | 对长江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影响,如鱼类洄游受阻 |
经济效益 | 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
文化遗产 | 部分历史遗迹被淹没,引发文化保护争议 |
五、相关数据统计(部分)
数据类别 | 数值 |
总投资 | 约2000亿元人民币 |
建设周期 | 17年(1994–2011) |
年发电量 | 约1000亿千瓦时(2020年数据) |
防洪标准 | 可抵御百年一遇洪水 |
航运能力 | 可通航万吨级船舶 |
六、后续发展与管理
三峡大坝自建成以来,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相关部门对其运行进行严格监管,同时也在不断推进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例如:
- 定期进行大坝安全检测;
- 推进生态修复工程;
- 加强流域综合治理;
- 提高公众参与度,增强环保意识。
结语
三峡大坝作为一项世界级的水利工程,不仅展现了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强大实力,也体现了科技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探索精神。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完善,未来三峡大坝将在更多领域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如需进一步了解三峡大坝的具体技术细节或相关研究资料,可查阅官方发布的信息或权威学术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