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的资料】于成龙(1638年-1707年),字振甲,号如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方山县)人,是清朝初期著名的清官之一。他以清廉、勤政、爱民著称,被誉为“天下第一清官”,在民间和史书中都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的事迹被后世广泛传颂,成为古代官员的典范。
于成龙一生历经顺治、康熙两朝,曾担任多个地方官职,包括广西罗城知县、四川合州知州、直隶巡抚等,最终官至两江总督。他在任期间,注重民生,严惩贪腐,提倡节俭,深受百姓爱戴。他的为官之道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也反映了清代早期对清官的推崇。
于成龙主要生平与成就简表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于成龙 |
字 | 振甲 |
号 | 如山 |
出生年份 | 1638年 |
去世年份 | 1707年 |
籍贯 | 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方山县) |
官职 | 罗城知县、合州知州、直隶巡抚、两江总督 |
在任时间 | 顺治至康熙年间 |
主要贡献 | 清廉自律、治理有方、体恤民情、惩治腐败 |
获得称号 | “天下第一清官” |
影响 | 成为后世清官楷模,影响清代吏治风气 |
于成龙的清廉形象不仅体现在他个人的生活作风上,更体现在他对政务的认真负责。据记载,他在任期间常穿布衣草鞋,饮食简朴,不接受贿赂,甚至在自己家中种菜自给自足。这种生活态度在当时官场中极为少见,因此赢得了百姓的尊敬与爱戴。
此外,于成龙还注重教育与民生改善,曾在任职地兴办学校、修筑堤坝、减免赋税,为当地百姓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他的治理理念强调“以民为本”,主张官员应廉洁奉公,尽心尽力为百姓服务。
尽管于成龙在仕途上并非一帆风顺,也曾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最终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认可与重用。他的故事被后人编入戏剧、小说和影视作品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清官形象的重要代表。
综上所述,于成龙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地方官员,更是一位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士大夫,他的事迹和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