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锱铢必较意思是什么】“锱铢必较”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对极小的利益或细节都非常计较,甚至到了斤斤计较的程度。这个成语多带有贬义,用来批评那些过于挑剔、不讲情面的人。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锱 | 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 |
铢 | 古代重量单位,一两为二十四铢 |
必较 | 一定计较 |
整体含义:
“锱铢必较”原意是连极小的重量(如锱和铢)都要计较,引申为对任何细小的利益或事情都极度计较,形容人非常吝啬或苛刻。
二、成语出处
该成语最早见于《汉书·董仲舒传》:“夫仁人之政,不求利,而以义为先,故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今若欲以利诱民,是教人争利,而失其义也。……此非所以为国之道也。夫治天下者,当务本,而不计锱铢。”
后世逐渐演变为“锱铢必较”,用来形容人对利益的过分计较。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说明 |
购物时 | 比如在商场讨价还价,对方对每一分钱都斤斤计较 |
工作中 | 上级对员工的小错误特别挑剔,甚至追究到微不足道的细节 |
日常生活中 | 朋友之间因为一点小钱或小事闹矛盾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吝啬成性、斤斤计较、小气鬼 |
反义词 | 大方得体、宽宏大量、豁达大度 |
五、总结
“锱铢必较”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对极小的利益或细节非常计较,常常让人觉得此人过于小气或苛刻。在日常交流中,如果用这个词来形容别人,通常是为了表达不满或批评。
成语 | 错误表现 | 正确态度 |
锱铢必较 | 对小事过分计较 | 做事宽容、不拘小节 |
通过了解“锱铢必较”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在语言表达中避免误解或不当批评,同时也能更准确地理解他人话语中的情绪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