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告成汉语大词典】“大功告成”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意指主要任务或目标已经圆满完成。在《汉语大词典》中,“大功告成”被解释为“主要的功业已完成”,常用于形容某项工作、计划或项目最终成功完成,达到预期目的。
在语言学习和文化研究中,“大功告成”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圆满”与“成功”的重视。以下是对该成语的详细解析及相关信息整理:
一、成语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大功告成 |
拼音 | dà gōng gào chéng |
注音 | ㄉㄚˋ ㄍㄨㄥ ㄍㄠˋ ㄔㄥˊ |
释义 | 主要的功业已完成,事情成功完成。 |
出处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师败绩,晋人遂侵蔡,蔡共公奔楚,楚子以蔡为附庸,乃归其地。于是晋侯喜曰:‘大功告成矣!’” |
用法 | 常用于描述重大任务、工程、项目等顺利完成。 |
近义词 | 功成名就、功成事立、圆满成功 |
反义词 | 功亏一篑、前功尽弃、半途而废 |
例句 |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这个项目终于大功告成。 |
二、文化背景与使用场景
“大功告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往往带有庄重和自豪的意味。它不仅仅表示一项工作的完成,更象征着努力后的成果和值得肯定的价值。在现代汉语中,这一成语广泛应用于正式场合、新闻报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文本中。
例如,在企业年终总结中,领导可能会说:“今年我们完成了公司年度目标,可以说大功告成。”在国家层面,如大型基建项目完成后,媒体也常用“大功告成”来形容其成功。
三、语言学习建议
对于学习汉语的学生来说,“大功告成”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成语,可以帮助表达“成功完成”的概念。需要注意的是,该成语多用于较为正式或庄重的语境,不适合用于日常口语中的轻松表达。
建议通过阅读经典文献、观看纪录片或参与实际交流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四、结语
“大功告成”不仅是汉语中的一个成语,更是中国文化中对成就与成功的高度概括。它承载了历史的厚重感,也体现了人们对事业成功的美好祝愿。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了解其出处、含义和适用范围,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汉语的语言魅力。
总结:
“大功告成”是汉语中极具代表性的成语之一,既可用于描述具体事件的成功,也可象征人生或事业的圆满。通过对其来源、意义、用法及文化背景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这一成语在汉语中的价值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