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常问答 >

人亡政息是什么意思

2025-09-18 22:56:38

问题描述:

人亡政息是什么意思,跪求万能的网友,帮帮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8 22:56:38

人亡政息是什么意思】“人亡政息”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政治或政策的变动与人事更替之间的关系。其字面意思是“人死了,政策就停止了”,引申为当某位关键人物去世后,与其相关的政策、制度或影响力也随之消失或被废除。

这个成语多用于历史、政治或组织管理领域,强调个人在政策执行中的重要性,也反映出一些制度对个人依赖较强的现象。

一、总结说明

“人亡政息”源自古代政治现象,指当某个有影响力的人物去世后,其推行的政策或制度因缺乏支持者而无法继续维持。该成语带有一定的批评意味,指出某些政策缺乏独立性和稳定性,过于依赖个别领导人的意志。

二、表格对比分析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人亡政息
拼音 rén wáng zhèng xī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年》:“人亡政息,非一日之寒。”
字面意思 人死了,政策就停止了
引申含义 政策随人事变化而改变,缺乏稳定性
使用场景 历史、政治、组织管理等场合
负面评价 表示政策依赖性强,缺乏制度保障
正面意义 可用于描述个人对政策的重要影响
近义词 政以人兴、人存政举
反义词 政令如山、制度稳固

三、实际应用举例

1. 历史案例:如唐朝的“贞观之治”中,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国家政策稳定、社会繁荣。他去世后,继任者未能延续其治国理念,导致政策有所偏离,被称为“人亡政息”的典型例子。

2. 现代管理:在企业中,如果一个高管离职后,其主导的项目或战略随之搁置,也可用“人亡政息”来形容这种现象。

3. 政治体制:在一些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中,“人亡政息”现象较为常见,政策往往随着领导人的更替而发生变化。

四、结语

“人亡政息”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对政治和管理现象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在制定政策时应注重制度的独立性和可持续性,避免过度依赖个人意志,从而实现更稳定的治理和发展。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