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师秀的故事】赵师秀(1170年-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南宋诗人,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他是“永嘉四灵”之一,与徐照、徐玑、翁卷并称,代表了南宋中后期诗坛上的一股清新、质朴的文学风格。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赵师秀一生仕途不顺,官职不高,主要活动于地方,常以诗会友,与当时文人交往密切。他的作品在当时虽未引起广泛关注,但后世评价较高,被认为是宋代诗歌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赵师秀生平与成就总结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赵师秀 |
字 | 紫芝 |
号 | 灵秀 |
出生年份 | 1170年 |
去世年份 | 1219年 |
籍贯 | 永嘉(今浙江温州) |
所属流派 | “永嘉四灵”之一 |
主要文学风格 | 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
官职 | 未显达,曾任县尉等小官 |
代表作品 | 《约客》《夜过溪亭》《夏夜》等 |
文学地位 | 南宋中后期重要诗人,影响后世文人 |
后世评价 | 诗风朴实,情感真挚,具现实主义色彩 |
赵师秀的代表作简介
- 《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夜晚等待友人不至的情景,语言平淡却意境悠远,体现了赵师秀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
- 《夜过溪亭》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独行潭底影相随,深树鸣蝉声渐微。”
诗中写景清幽,借自然之景抒发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 《夏夜》
“夜久无眠听雨声,孤灯瘦影伴愁生。欲将心事托明月,无奈浮云遮太清。”
表达了作者在夏夜独自思虑时的内心波动,情感细腻。
总结
赵师秀作为南宋时期的诗人,虽然仕途坎坷,但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作品风格朴素而富有韵味,是宋代诗歌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尽管他并未像苏轼、陆游那样广为人知,但在文学史上仍占据着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