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晨昏定省的意思】“晨昏定省”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常用于描述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与尊敬。这个词语不仅体现了传统家庭伦理观念,也反映了古人对长辈的日常关怀和礼节。
一、词语解释
“晨昏定省”由两个部分组成:
- 晨:指早晨。
- 昏:指傍晚。
- 定:安定、固定。
- 省:探望、问候。
合起来,“晨昏定省”指的是在每天的早晨和傍晚,子女都要向父母问安、问候,表达关心和敬意。这是一种长期坚持的孝道行为,强调了子女对父母的日常照料与精神陪伴。
二、出处与演变
该词最早见于《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意思是说,作为子女,冬天要让父母温暖,夏天要让父母清凉;晚上为父母安置好床铺,早上要问候父母是否安好。
后来,“晨昏定省”逐渐成为儒家文化中孝道的重要象征,广泛应用于古代家庭生活和文学作品中。
三、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晨昏定省”虽然不再被严格要求,但其精神依然值得提倡。它提醒人们关注父母的生活状态,保持亲情联系,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更应重视家庭关系的维护。
四、总结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词语名称 | 晨昏定省 |
含义 | 指子女在早晚两次向父母问安,表达孝心与关怀 |
出处 | 《礼记·曲礼上》 |
结构 | “晨”+“昏”表示时间,“定”+“省”表示动作 |
传统文化意义 | 强调孝道、家庭伦理、尊老爱幼 |
现代应用 | 提醒人们关注家庭关系,重视亲情沟通 |
是否常用 | 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
五、结语
“晨昏定省”不仅是古代礼仪的一部分,更是中华文化中孝道精神的体现。在今天,尽管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对长辈的尊重与关爱,依然是构建和谐家庭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