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年我们一般吃什么(过小年吃什么传统的食物)

导读 大家好,综合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下过小年我们一般吃什么,过小年吃什么传统的食物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小年,

大家好,综合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下过小年我们一般吃什么,过小年吃什么传统的食物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小年,中国传统节日,也称“交年节”、“灶神节”、“祭灶节”等。小年的民俗活动主要有扫尘、祭灶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过小年吃什么传统的食物,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过小年吃什么传统的食物

3、饺子

4、北方腊月二十三的晚上一般要吃饺子,因为这天要送灶王爷上天汇报工作,人们煮好饺子端端正正摆在供台上,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5、火烧

6、河南漯河、平顶山一带小年夜这天不吃饺子,而是家家户户自己做火烧吃。火烧又叫烧饼,与小年几乎划等号,当地人讲没有火烧的小年算不上完整的小年。

7、粘糕

8、山东部分地区每年腊月二十三都要蒸粘糕、吃粘糕。粘糕是用黄米、红枣等做成的一种甜味糕点,意在粘住灶王爷的嘴,使其向玉帝汇报工作时只讲好事。

9、麻糖

10、晋西北地区小年夜要吃麻糖。山西大同的麻糖是用优质小米熬成“饧”,再加入磨好的小米面搅拌均匀,通过特殊工艺发酵和固化处理,做成各种形状的糖块,有玉骨麻糖、擦酥麻糖、夹馅麻糖、瓜蛋糖、板子糖等。不管是哪种麻糖,都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以免他把人间美味奢华的事报告给上天。

11、关东糖

12、关东糖,又叫灶王糖,一年之中只有小年前后才能吃到。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风味特殊的糖制品。关东糖又香又酥,粘性大,主要是祭灶用。祭灶时,要把关东糖用火烤融化涂在灶王爷嘴上,这样他到玉帝那里就不能讲坏话了。

13、糖瓜

14、“二十三,糖瓜粘”,这首民谣很多人应该都听过。糖瓜跟关东糖的做法相似,只是关东糖是长条型的,拉成扁圆型就是糖瓜,吃起来香酥脆甜,粘性很大。

15、炒玉米

16、晋东南地区腊月二十三有吃炒玉米的习俗。人们用麦芽糖把炒玉米粘起来冰冻成一块一块的,口感脆甜香酥。

17、面花

18、山东半岛的人们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家家户户都忙着蒸枣花馍、团圆饼、寿桃等面食,蒸出来的这些面食又叫面花。

19、北方小年吃什么:小年北方吃炒玉米

20、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21、北方小年吃什么:小年北方吃豆腐

22、腊月廿五是“豆腐日”,老例有做豆腐、买豆腐、炸豆腐的说法,炸好的豆腐可以一直储存到过年再吃。过年吃豆腐只是要为新的一年取个“斗福”的好彩头,期望福气能成斗成斗的来。做好或买来的鲜豆腐不好储存,又不想都做成冻豆腐,所以就采取炸的方法保存,也让过年的餐桌上多一种吃食。

23、北方小年吃什么:小年北方吃蒸花馍

24、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25、北方小年吃什么:小年北方吃麻糖

26、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据说,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报告一年来人间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也就是灶神的述职日?吃麻糖就是想让这灶神的嘴巴被糖给粘住张不开,不能把人间的美味奢华的情景禀报给天,以免得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新年带来饥荒,期盼有一个平安的丰年到来。

27、北方小年吃什么:小年北方吃火烧

28、许多北方省市的小年夜饭都渐渐被被饺子统领了,但还有一个地方列外,那就是河南。在河南,家家要自己做火烧吃,火烧与小年几乎划等号。

29、北方小年吃什么:小年北方吃饺子

30、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上供时,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此外,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

31、北方小年吃什么:小年北方吃粘糕

32、在山东鲁西地区民间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谣。每年腊月廿三,是家家户户蒸粘糕吃粘糕的日子,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言好事,不说人间坏事。粘糕用黄米、红枣等为原料,香甜劲道,入口绵软,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

33、北方人过小年吃的东西:麻糖

34、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据说,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报告一年来人间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也就是灶神的述职日?吃麻糖就是想让这灶神的嘴巴被糖给粘住张不开,不能把人间的美味奢华的情景禀报给天,以免得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新年带来饥荒,期盼有一个平安的丰年到来。

35、北方人过小年吃的东西:米饼

36、农历腊月廿三,民间俗称“小年”,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米饼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吃起来别有风味,有“团团圆圆”的寓意。

37、北方人过小年吃的东西:饺子

38、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上供时,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此外,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

39、北方人过小年吃的东西:粘糕

40、在山东鲁西地区民间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谣。每年腊月廿三,是家家户户蒸粘糕吃粘糕的日子,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言好事,不说人间坏事。粘糕用黄米、红枣等为原料,香甜劲道,入口绵软,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另外,海南人用椰子作配料赶制椰糕用来食用并祈福,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

41、北方人过小年吃的东西:杀年猪

42、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的兰洞、西岭的新河、观音的水滨山寨等地,都有杀猪过春节的习俗。过了小年夜(农历十二月二十三),那杀年猪的热闹戏就算开台了。挑选出最好的肉,或炒或炖,精心烹饪,再满满斟上一杯酒,邀请亲朋好友共享年猪宰杀后的第一顿鲜肉——庖汤。

43、北方人过小年吃的东西:火烧

44、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

45、北方人过小年吃的东西:年粽

46、南宁人有过小年吃“年粽”的习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话说:“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年粽跟端午节的凉粽不一样,它有馅,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圆有扁。剥去叶子后,皮是糯米,馅是绿豆和猪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欢的食品做馅料。

47、北方人过小年吃的东西:爆米花糖

48、靖安县民间素有“小年小年,爆米糖甜”的说法。“小年”这天,人们用麦芽糖和爆米花制作爆米花糖,寓意新的一年财运大发、生活甜美。

49、北方人过小年吃的东西:面食

50、在山东半岛的人们又大多自农历腊月二十三后,家家忙做大枣饽饽(又称大馒头)、团圆饼、寿桃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团圆,日子过得年年有余。此制做起来比较麻烦,发面后醒面,再揉面再醒面,然后再做成各种花样的面食造型后再次的醒面,待面醒后才下蒸锅,此蒸出来的面食又称之为“面花”,非常好吃,但很费工夫。

51、北方人过小年吃的东西:关东糖

52、关东糖又称灶王糖、大块糖。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它是祭灶神用的。乳白色的大块糖,放在方盘上,一般有三寸长,一寸宽,扁平,呈丝条状。新做的大块糖,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种特殊风味,是关东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的一种糖。它已从灶王爷的祭桌上走下来,广为百姓享用。

53、北方人过小年吃的东西:炒玉米

54、晋东南地区,有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黏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55、北方人过小年吃的东西:糖瓜

56、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57、过小年传统的食物

58、饺子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上供时,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此外,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

59、粘糕在山东鲁西地区民间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谣。每年腊月廿三,是家家户户蒸粘糕吃粘糕的日子,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言好事,不说人间坏事。粘糕用黄米、红枣等为原料,香甜劲道,入口绵软,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另外,海南人用椰子作配料赶制椰糕用来食用并祈福,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

60、麻糖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据说,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报告一年来人间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也就是灶神的述职日?吃麻糖就是想让这灶神的嘴巴被糖给粘住张不开,不能把人间的美味奢华的情景禀报给天,以免得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新年带来饥荒,期盼有一个平安的丰年到来。

61、米饼农历腊月廿三,民间俗称“小年”,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米饼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吃起来别有风味,有“团团圆圆”的寓意。

62、杀年猪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的兰洞、西岭的新河、观音的水滨山寨等地,都有杀猪过春节的习俗。过了小年夜(农历十二月二十三),那杀年猪的热闹戏就算开台了。挑选出最好的肉,或炒或炖,精心烹饪,再满满斟上一杯酒,邀请亲朋好友共享年猪宰杀后的第一顿鲜肉——庖汤。

63、火烧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

64、年粽南宁人有过小年吃“年粽”的习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话说:“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年粽跟端午节的凉粽不一样,它有馅,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圆有扁。剥去叶子后,皮是糯米,馅是绿豆和猪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欢的食品做馅料。

65、爆米花糖靖安县民间素有“小年小年,爆米糖甜”的说法。“小年”这天,人们用麦芽糖和爆米花制作爆米花糖,寓意新的一年财运大发、生活甜美。

66、面食在山东半岛的人们又大多自农历腊月二十三后,家家忙做大枣饽饽(又称大馒头)、团圆饼、寿桃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团圆,日子过得年年有余。此制做起来比较麻烦,发面后醒面,再揉面再醒面,然后再做成各种花样的面食造型后再次的醒面,待面醒后才下蒸锅,此蒸出来的面食又称之为“面花”,非常好吃,但很费工夫。

67、关东糖关东糖又称灶王糖、大块糖。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它是祭灶神用的。乳白色的大块糖,放在方盘上,一般有三寸长,一寸宽,扁平,呈丝条状。新做的大块糖,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种特殊风味,是关东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的一种糖。它已从灶王爷的祭桌上走下来,广为百姓享用。

68、炒玉米晋东南地区,有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黏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69、糖瓜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70、全国各地小年传统食物有哪些

71、吃灶糖|甜甜黏黏

72、灶糖是古老的汉族传统名点,既是春节年节食品又是祭祀用品。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

73、古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这天大街小巷都有卖灶糖的,家中大人在赶集市时早早会将灶糖买回家。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希望灶王替自已多多美言,后逐渐演变成了小年必吃的零食。

74、吃饺子|送行饺子迎风面

75、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尤其是在北方,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上供时,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此外,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

76、炒玉米|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

77、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黏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78、吃“年粽”|年年高中(粽)

79、南宁人有过小年吃“年粽”的习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话说:“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年粽有馅,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圆有扁。剥去叶子后,皮是糯米,馅是绿豆和猪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欢的食品做馅料。

80、做米饼|团团圆圆

81、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米饼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保住了大米、花生、芝麻等源香味口感与健康营养,吃起来别有风味,寓意“团团圆圆”。

82、杀年猪|家一起杀年猪、讨好运

83、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的兰洞、西岭的新河、观音的水滨山寨等地,都有杀猪过春节的习俗。过了小年夜,那杀年猪的热闹戏就算开台了。挑选出的肉,或炒或炖,精心烹饪,再满满斟上一杯酒,邀请亲朋好友共享年猪宰杀后的第一顿鲜肉——庖汤。

84、粘糕粘|年年高

85、山东鲁西地区民间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谣,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言好事。粘糕用黄米、红枣等为原料,香甜劲道,入口绵软。其谐音为年糕,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另外,海南人用椰子作配料赶制椰糕用来食用并祈福。

86、吃麻糖|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

87、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相传,麻糖把灶神的嘴巴粘住,不能把人间的美味奢华的情景禀报给天,以免得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新年带来饥荒。意在表达期盼平安丰年的心愿。

88、捏面花|面塑艺术

89、山东半岛的人们大多自农历腊月二十三后,家家开始忙着做大枣饽饽(又称大馒头)、团圆饼、寿桃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团圆,日子过得年年有余。这些面食从和面、醒发和制作上都非常讲究,很费工夫。吃起来一层又一层,特别有嚼劲,口感自是非比寻常,用来春节待客作为主食食用。

90、廿四团|廿四夜吃团子

91、“廿四夜吃团子”是江南许多地方的风俗,做团子、送团子、吃团子是必备的一道年味,寓意着一家团团圆圆、幸福美满。“廿四团”用糯米粉制作,馅料有鲜肉、豆沙、萝卜丝等多种。蒸制好的团子上都要点红色的印子,有圆的、方的、花瓣形的,用以区别不同的馅儿,同时也带来一年的好彩头。

92、吃火烧|红红火火

93、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用面粉加红糖烙烤而成的红糖烧饼、芝麻酱糖火烧,供不应求,民间取其谐音,预示来年日子红红火火。

94、爆米花糖|小年小年,爆米糖甜

95、江西靖安县民间素有“小年小年,爆米糖甜”的说法。“小年”这天,人们用麦芽糖和爆米花制作爆米花糖,寓意新的一年财运大发、生活甜美。

96、过小年吃什么传统食物

97、饺子

98、饺子就是小年的必备食物,在北方是很常见的,也是一种好的寓意。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99、麻糖

100、麻糖就是很多人知道的芝麻糖,混合了面粉,比较的酥脆,寓意着生活甜甜蜜蜜。

101、火烧

102、火烧也是北方部分地区常见的过年食物,和酥饼是差不多的,火烧扛饿,也是古代饮食习惯流传下来的。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103、年粽

104、粽子代表团圆,不只是端午节吃粽子,其实也是可以选择过年吃粽子,糯米的黏性预示着家人团聚。南宁人有过小年吃“年粽”的习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

105、关东糖

106、关东糖和麻糖是一类的食物,日子红红火火甜蜜常在,糖在古代是不常见的,吃糖只能春节吃。关东糖又称灶王糖、大块糖。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它是祭灶神用的。

107、米饼

108、米饼是一种小吃,年货糕点,另一种的大米制品,除了主食,还是可以作为甜品来进行食用的,也是寓意着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农历腊月二十三,民间俗称小年,在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

109、面食

110、北方的面食就是一种神奇的存在的,面食衍生出的包子馒头在春节是很常见的,也是能很好的管饱,包子个大也预示着圆满。在山东半岛的人们大多自农历腊月二十三后,家家忙做大枣饽饽又称大馒头、团圆饼、寿桃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团圆,日子过得年年有余。

111、吃汤圆

112、汤圆糯米制品就是南方常见的食物,黏性的糯米象征着团圆,小年当日要祭灶王爷,会准备一些斋品供奉灶王爷,以寄来年的风调雨顺。

113、包子

114、包子预示着团圆,包子的皮是通透的,也就是说明来年是一路好运气,没错南方人在这一天中还喜欢吃包子,在北方这种食物是随时都可以吃的。

115、年糕

116、南方的年糕糍粑,就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和麻薯是一类的,无论是炒制还是炖汤都是很不错的。要说起好吃的年糕,第一想到了就是南方了,在南方人的手中,人们总是能将这种食物做的多样又好吃。

117、小年的风俗禁忌有哪些

118、第一、小年禁忌之女不祭灶

119、民间有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的说法,当然,南方地区小年时间为腊月二十四,无论南北过小年时最隆重的习俗都是祭灶。

120、据史料记载祭灶源于上古时期,由于当时人们对大自然了解有限,于是便产生了原始崇拜,而祭灶则源于上古人们的拜火习俗。

121、《释名》有云:“灶。造也,创食物也。”,祭灶的本义是祭祀灶神,他的主要职责是执掌灶火,并负责管理粮食分配。后来拓展为官吏人间善恶,以降福祸。

122、祭灶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所以祭灶时一定要了解禁忌,避免得罪灶神惹来祸端。

123、“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是古老的传统说法,相传灶神是一个帅气的男神,在古代社会中由于女人的地位低,所以让女人祭祀灶神除了有大不敬的意思之外,还很可能扰乱灶神的心性。所以民间才有“女不祭灶”的说法,当然,现在已经不存在这种禁忌了。

124、第二、不要随意打骂孩子

125、孩子是最期盼过年的群体,因为过年的时候他们不仅,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美食,而且还会有新衣服、新鞋子、新玩具,所以为了表达喜悦的心情,孩子会比平时更闹人。

126、这个时候作为家长千万不要随便动怒,毕竟在过小年的时候斥责或打骂孩子,不仅会让孩子觉得特别委屈,而且还会破坏喜悦的节日气氛。

127、老祖宗曾为了让为人父母者,学会教育孩子的方法制定了“七不责”: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饮食不责、欢庆不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

128、很显然过小年时如果责备孩子,那么就违反了“七不责”中的欢庆不责。父母在打骂完孩子之后就去忙东忙西了,但是就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很大的伤害。

129、第三、不要随便串门

130、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少不了走亲访友的环节,但是大家一定要知道在小年或春节当天,千万不要随便去别人家串门。

131、因为按照老人的说法,在过节的时候去串门,不仅很容易把别人家的财气带走,甚至还会因此而发生矛盾。

132、过小年时最好呆在自己家里,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守财,而且一家人团聚也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所以千万不要无缘无故的破坏这个禁忌,否则自己将会变成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133、第四、过小年时尽量不要杀生

134、所谓“杀生”,指的就是在过节的时候,为了让餐桌上的菜品更为丰富,人们都会杀猪宰羊、杀鸡、杀鱼。

135、正常情况下最好在小年的前一天做这些事情,因为在过小年的时候非常忌讳杀生,在一些地区还会认为,小年时杀生的会让家里人倒霉。

136、第五、北方人忌讳过小年捣蒜

137、生活在北方地区的老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大蒜和大蒜。因为他们生活的地方秋冬季节非常冷,所以为了达到驱寒的目的,很多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吃大葱和大蒜。

138、过小年的时候一些人在吃饺子时,也特别喜欢蘸蒜泥,并认为这样才入味。可是由于大蒜的“蒜”字与“算”谐音,谁都不希望在过年的时候,有人来到自己的家里找自己算账。

139、基于这种思想过节的时候,都特别忌讳在家里捣蒜,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小年捣蒜,会把家里的财气吓跑并且越捣越穷。

140、腊月二十三小年又称什么:祭灶节、灶王节

141、小年节日最大的活动就是祭祀灶王爷,因此,小年又称祭灶节、灶王节,小年的传统民俗除了祭祀灶王爷外,还会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142、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作为祭灶节的小年,在我国的不同地区日期是不同的。过去在古代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如今北方地区多在二十三日过小年。

143、浙江温州过小年吃什么东西

144、温州一带,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小年”。“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是中国过年风俗传统的节日(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也不同,有的地方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为过“小年”)。过“小年”俗称有: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

145、由于中国原始古代传统生活习俗形成,中国人基本食用稻米五谷类主食,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须随时烹煮,每家必须都有一个炉灶。不像西方食用面包,可以一次烘烤许多保存食用,一个村庄只有一个面包炉。在古代中国先民绝大部信仰的是道教,一般每家在灶台近边都贴有“灶神”画像(有的地方还有灶王奶奶画像陪伴),经过一年烟熏火燎,画像已旧,面目黢黑。在一年的最后几天里,要把旧像揭下换上新的。沿袭攸久的传统,由此产生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司命灶君”(又称:灶君、灶王爷、灶王)是玉皇大帝派驻在每家的监督神,以监督考察这一家一年里的所作所为,到了腊月二十三日,在这一天的“子时”时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恶,请玉皇大帝赏罚。玉皇大帝就根据“司命灶君”的汇报,来决定下一年对这家是奖励、还是处罚。

146、由于各家的生活条件不相等同,贫穷的人家为来年有个好收成,故在“祭灶”时,把各类甜食摆在“司命灶君”前,有的甚至将甜食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司命灶君”就尝到了甜头,他就不会在玉帝面前说坏话。有的地方“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而在我们温州风俗中基本上都是由家庭主妇来操办摆案。具体操作方式:把“司命灶君”旧像揭下,用一块黏稠的甜食或者是糖果粘在他嘴上(意在使其“嘴甜”只能说好事),然后和用稻草扎成的草马一起烧掉。这个过程就称为:辞灶。新年后再买一幅新画像,将灶神请回贴上。

147、人间在这几天没有“灶神”的监督时间内,人们就轻松地、自由自在地、无忧无虑地过“大年”,放量暴饮暴食、参与聚众赌博娱乐,放纵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时也认为不应该犯的小过错行为。

148、“祭灶节”实际上是中国古代世俗社会秩序的一种反映,表现普通人对皇帝及其基层官员的恐惧,以及对基层官员贿赂的风气,所谓“瞒上不瞒下”,只要把和自己最近的官员贿赂好,皇帝不会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即使小有触犯法律也可以逃避惩罚。故而形成“祭灶节”这一节日,实际上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后的日子里,人们在精神上开始放松、没有约束,从此就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

149、过“小年”,也是“扫尘日”(又称:掸新),在这段时间,各家各户将户内户外各个的角落的垃圾清扫,将所用家俱用品清洗干净,在干净的环境气氛中过一个轻松、快乐的“大年”。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