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称为龙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主要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和菖蒲,以此表达对屈原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端午节这一天,除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外,还有许多与端午相关的诗词,这些诗词不仅反映了人们对屈原的尊敬,也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下面,我们精选了一些适合小学生学习的端午节古诗,旨在让孩子们通过古诗词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1. 《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2. 《乙卯重五诗》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3. 《竞渡诗》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
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
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
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
果然夺得锦标归。
4.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
犹瞢忪,
等闲惊破纱窗梦。
以上古诗皆出自唐代和宋代,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不仅能够帮助孩子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还能培养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希望这些古诗能让孩子们在享受节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