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田问舍基础解释是什么】“求田问舍”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三国志·陈登传》,原意是指寻找田地和房屋,后来引申为只顾个人利益、没有远大抱负的人。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目光短浅、只关注私利而不关心国家或集体大事的人。
一、成语概述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求田问舍 |
出处 | 《三国志·陈登传》 |
释义 | 指只追求个人利益,不关心国家或集体大事的人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近义词 | 胸无大志、自私自利 |
反义词 | 志存高远、胸怀天下 |
二、详细解释
“求田问舍”字面意思是“寻求田地,询问房舍”,最早用来形容一个人只关心自己的生活琐事,比如买地、盖房等,而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在《三国志》中,陈登被刘备称赞为“有大略”,而许汜则因只关心自己的田产而被刘备批评,认为他“求田问舍,言无可采”。
后来,“求田问舍”逐渐演变为一个带有讽刺意味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缺乏远见、只顾眼前利益的人。它不仅用于个人层面,也可用于评价社会现象或政治人物。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批评他人 | 他整天只想着买房买车,真是求田问舍,毫无理想。 |
社会评论 | 当下一些人只顾赚钱,不顾社会责任,实属求田问舍之徒。 |
历史评价 | 古代某些官员只顾升官发财,不思进取,正是求田问舍的表现。 |
四、总结
“求田问舍”是一个具有明确褒贬色彩的成语,主要用于批评那些只关注个人利益、缺乏远大志向的人。在现代语境中,它也可以用来反思社会中的一些功利主义倾向。理解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生价值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成语的出处、历史背景或相关典故,可继续查阅《三国志》等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