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原文】《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著名散文,全文以华丽的辞藻和深刻的议论,描绘了秦始皇修建阿房宫的盛况,并借古讽今,批判秦朝暴政,警示后人应以史为鉴。文章结构严谨,语言凝练,情感充沛,是唐代文赋中的经典之作。
一、文章
《阿房宫赋》共分为四个部分:
1. 开篇描写阿房宫的宏伟壮丽:通过“六王毕,四海一”等语句,展现秦统一六国后的强盛,以及阿房宫的规模之大。
2. 详细描述宫殿建筑与奢华生活:如“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表现出秦始皇的奢靡无度。
3. 揭示秦朝统治者的暴政与百姓的苦难:指出“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并批评秦朝“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4. 借古讽今,提出历史教训:最后指出“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强调历史教训的重要性。
二、《阿房宫赋》原文节选与解析
原文句子 | 翻译与解析 |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 六国灭亡,天下统一;蜀地的山林被砍伐殆尽,阿房宫才得以建成。 |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 长廊曲折环绕,屋檐如鸟嘴般翘起;建筑依地势而建,错落有致。 |
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 宫殿层层叠叠,像蜂巢和水涡一样密集,数不胜数。 |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 各国的妃嫔、公主、贵族,离开故国,乘坐车马来到秦国。 |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 晨夕歌舞,成为秦宫的侍女。 |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 燕赵等地的珍宝,韩魏的财富,齐楚的精华,经过几代积累,堆积如山。 |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 一旦失去这些财富,便全部运送到阿房宫中。 |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 让天下百姓只能心中愤怒,不敢开口说话。 |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陈胜吴广起义,函谷关被攻破,项羽一把火,阿房宫化为灰烬。 |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 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消灭秦朝的是秦朝自己,不是天下人。 |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 为什么夺取百姓的财物时毫不吝啬,却浪费得像泥土一样? |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 如果秦能爱护六国百姓,那么传到三代以后仍可做皇帝,谁还能灭掉它呢? |
余以为,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我认为,后代人如果只是哀悼秦朝的灭亡而不吸取教训,也会让后代人再次哀悼他们。 |
三、文章主旨与意义
《阿房宫赋》不仅是对秦朝奢华生活的描写,更是对秦朝暴政的深刻批判。杜牧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思考,提醒统治者要体恤民情、勤俭治国,否则终将招致灭亡。文章语言华美,情感真挚,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四、结语
《阿房宫赋》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篇章。它不仅是一篇描写建筑的赋文,更是一篇警世之作,值得后人反复品味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