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二翻译】杜甫的《秋兴八首》是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其中第二首以秋景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故园的思念。以下是对《秋兴八首·其二》的翻译与总结。
一、原文与翻译
| 原文 | 翻译 |
| 夔府孤城落日斜,大江万里入胡沙。 | 夔州孤城夕阳西下,大江奔流万里进入胡地。 |
| 南望长安悲健儿,北思塞路马嘶嘶。 | 向南遥望长安,心中充满对英勇将士的悲伤;向北思念边塞之路,马声不断。 |
| 烟尘犯阙空回首,霜雪侵营已满衣。 | 战火逼近京城,只能空自回头;霜雪侵入军营,衣衫早已湿透。 |
| 老去诗篇浑漫与,梦中犹见曲江池。 | 年老后写诗随意而作,梦中仍见曲江池的美景。 |
二、
《秋兴八首·其二》通过描绘秋日的萧瑟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战乱频仍的忧虑。诗中“大江万里入胡沙”象征着国家的衰败与外敌入侵,“烟尘犯阙”则直接点出战乱逼近京城的现实。“梦中犹见曲江池”一句,透露出诗人对昔日繁华盛世的怀念,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无奈与惆怅。
全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既有对家国命运的关切,也有对个人境遇的感慨,充分展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三、风格特点
- 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烘托出内心的苍凉与沉重。
- 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 语言凝练:用词简练,意象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如需进一步分析其他诗篇或了解杜甫的创作背景,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