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原文及翻译】一、
“心忧炭贱愿天寒”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这句诗生动地刻画了卖炭老人在寒冷天气中辛苦劳作,却因炭价低廉而忧心忡忡的心理状态。他希望天气更冷一些,这样炭的价值可能会提高,从而换取更多的生活所需。
本篇内容将提供该句的原文、翻译,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含义与背景信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句背后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二、原文与翻译
项目 | 内容 |
原文 | 心忧炭贱愿天寒 |
出处 | 白居易《卖炭翁》 |
作者 |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 |
诗句出处 |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心忧炭贱愿天寒。” |
译文 | 心里担忧炭价太低,反而希望天气更加寒冷。 |
诗句含义 | 表达卖炭老人在生活艰难的情况下,对天气的复杂心理,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 |
三、背景分析
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诗歌多关注民生疾苦,揭露社会不公。《卖炭翁》就是一首反映贫苦百姓生活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卖炭老人,在严寒中辛勤劳作,只为换取基本的生活资料,但他却因为炭价低廉而忧虑,甚至希望天气更冷,以期提高炭的价值。
这种“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心理,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极端贫困下的无奈与挣扎,也体现了诗人对底层民众的深切同情。
四、总结
“心忧炭贱愿天寒”不仅是一句简单的诗句,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描写。它揭示了古代劳动者在恶劣环境中求生的艰难处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怜悯。
通过本文的整理与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句诗的历史背景、语言特点及其情感内涵。
如需进一步了解《卖炭翁》全文或相关赏析,可继续查阅相关文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