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天悯人的意思是什么】“悲天悯人”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世间苦难充满同情与怜悯,具有强烈的仁爱之心和悲悯情怀。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人性、社会和自然的关注。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悲天悯人 |
拼音 | bēi tiān mǐn rén |
出处 |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后世引申为“悲天悯人”。 |
含义 | 指对天地间的苦难感到哀痛,对人民的疾苦表示同情。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有仁爱之心、富有同情心,常用于文学、历史或人物评价中。 |
二、成语解析
“悲天悯人”由“悲天”和“悯人”两个部分组成:
- 悲天:指对天地间发生的灾祸、不公之事感到悲伤。
- 悯人:指对他人所受的痛苦、不幸感到同情。
整体上,“悲天悯人”强调的是一种对世界和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体现出一种超越个人利益的高尚情操。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文学作品 | 他一生致力于社会改革,表现出一种悲天悯人的精神。 |
历史人物评价 | 孔子提倡“仁”,其思想中蕴含着悲天悯人的精神。 |
现代社会 | 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许多志愿者表现出悲天悯人的态度。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同情怜悯、仁爱之心、悲天悯世 |
反义词 | 冷漠无情、麻木不仁、自私自利 |
五、总结
“悲天悯人”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境界。它表达了人们对世界的关怀、对他人的同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做一个有温度、有责任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