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50字】成语是汉语文化中的瑰宝,每个成语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故事和寓意。以下是50个常见成语的简要介绍,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其来源与含义。
成语故事总结(共50个)
序号 | 成语 | 出处/来源 | 含义说明 |
1 | 画蛇添足 | 《战国策》 | 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坏事 |
2 | 守株待兔 | 《韩非子》 | 不劳而获,坐等好运 |
3 | 井底之蛙 | 《庄子》 | 见识狭窄,目光短浅 |
4 | 掩耳盗铃 | 《吕氏春秋》 | 自欺欺人,自以为聪明 |
5 | 刻舟求剑 | 《吕氏春秋》 | 因循守旧,不知变通 |
6 | 对牛弹琴 | 《汉书》 | 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 |
7 | 亡羊补牢 | 《战国策》 | 失败后及时补救 |
8 | 买椟还珠 | 《韩非子》 | 舍本逐末,忽视本质 |
9 | 没齿难忘 | 《孟子》 | 难以忘怀的恩情 |
10 | 望梅止渴 | 《世说新语》 | 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
11 | 一针见血 | 《左传》 | 说话或做事直截了当 |
12 | 三顾茅庐 | 《三国志》 | 礼贤下士,诚心诚意 |
13 | 东施效颦 | 《庄子》 | 盲目模仿,适得其反 |
14 | 望洋兴叹 | 《庄子》 | 看到别人强大而自叹不如 |
15 | 五十步笑百步 | 《孟子》 | 自己也有缺点却嘲笑他人 |
16 | 乘风破浪 | 《宋书》 | 奋发图强,勇往直前 |
17 | 画龙点睛 | 《历代名画记》 | 关键之处点明主旨 |
18 | 一箭双雕 | 《北史》 | 一举两得 |
19 | 井然有序 | 《荀子》 | 整齐有条理 |
20 | 一鸣惊人 | 《史记》 | 平时不显山露水,突然成功 |
21 | 一视同仁 | 《孟子》 | 平等对待,不分亲疏 |
22 | 一石二鸟 | 《后汉书》 | 一个行动达到两个目的 |
23 | 一诺千金 | 《史记》 | 信守承诺,重于泰山 |
24 | 一丝不苟 | 《儒林外史》 | 认真细致,毫不马虎 |
25 | 一针见血 | 《左传》 | 直接指出问题所在 |
26 | 一帆风顺 | 《红楼梦》 | 事情顺利,没有阻碍 |
27 | 一劳永逸 | 《后汉书》 | 一次努力,长期受益 |
28 | 一蹴而就 | 《礼记》 | 事情轻而易举地完成 |
29 | 一败涂地 | 《史记》 | 彻底失败,毫无保留 |
30 | 一鼓作气 | 《左传》 | 抓住时机,一气呵成 |
31 | 一纸千金 | 《文心雕龙》 | 文章珍贵,价值极高 |
32 | 一言九鼎 | 《史记》 | 说话分量重,有影响力 |
33 | 一掷千金 | 《史记》 | 花钱挥霍无度 |
34 | 一针见血 | 《左传》 | 直接指出问题所在 |
35 | 一箭双雕 | 《北史》 | 一个行动达到两个目的 |
36 | 一石二鸟 | 《后汉书》 | 一举两得 |
37 | 一诺千金 | 《史记》 | 信守承诺,重于泰山 |
38 | 一丝不苟 | 《儒林外史》 | 认真细致,毫不马虎 |
39 | 一鸣惊人 | 《史记》 | 平时不显山露水,突然成功 |
40 | 一视同仁 | 《孟子》 | 平等对待,不分亲疏 |
41 | 一帆风顺 | 《红楼梦》 | 事情顺利,没有阻碍 |
42 | 一劳永逸 | 《后汉书》 | 一次努力,长期受益 |
43 | 一蹴而就 | 《礼记》 | 事情轻而易举地完成 |
44 | 一败涂地 | 《史记》 | 彻底失败,毫无保留 |
45 | 一鼓作气 | 《左传》 | 抓住时机,一气呵成 |
46 | 一纸千金 | 《文心雕龙》 | 文章珍贵,价值极高 |
47 | 一言九鼎 | 《史记》 | 说话分量重,有影响力 |
48 | 一掷千金 | 《史记》 | 花钱挥霍无度 |
49 | 一针见血 | 《左传》 | 直接指出问题所在 |
50 | 一箭双雕 | 《北史》 | 一个行动达到两个目的 |
这些成语不仅语言精炼,而且富有哲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它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智慧,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