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帙卷浩繁的意思】“帙卷浩繁”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书籍或文献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它由“帙”和“卷”两个字组成,均指古代的书籍或文献,“浩繁”则表示数量多且复杂。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典籍、古籍、档案等资料的繁多与庞杂。
为了更好地理解“帙卷浩繁”的含义及用法,以下是对该成语的总结与分析: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帷 | 古代书籍的包装,引申为书籍 |
卷 | 古代书籍的单位,也指一部书 |
浩 | 大、多 |
繁 | 多而复杂 |
整体含义:形容书籍或文献数量多、内容复杂,难以穷尽。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其书卷甚多,非一人所办。”虽未直接出现“帙卷浩繁”,但类似语境可引申出此意。
-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中,尤其在文学、历史、学术研究等领域。
- 例句:
- “这部图书馆藏书帙卷浩繁,非一日可读尽。”
- “古代典籍帙卷浩繁,需长期研习。”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卷帙浩繁、汗牛充栋、典籍如山 |
反义词 | 寥寥无几、简明扼要、少之又少 |
四、使用场景
场景 | 应用 |
文学作品 | 描述书籍数量多时使用 |
学术研究 | 强调资料丰富、需要深入研究 |
图书馆介绍 | 描述馆藏规模 |
历史记载 | 形容古代文献的庞大 |
五、注意事项
1. “帙卷浩繁”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口语中较少使用。
2. 使用时应注意语境是否恰当,避免与“汗牛充栋”等近义词混淆。
3. 该成语强调的是“量大”,而非“质量高”,因此不宜用于评价书籍内容优劣。
总结
“帙卷浩繁”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书籍或文献数量庞大、内容繁复。它不仅体现了古代文化对知识的重视,也反映了信息积累的厚重感。在现代语境中,这一成语仍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尤其在涉及文献、历史、学术等领域的表达中,能够准确传达出资料丰富的意味。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成语或拓展阅读,可参考相关古籍或文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