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见乎词出处于哪里】一、
“情见乎词”出自《周易·系辞上》:“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亦违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亦违之。故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亦违之,不善则千里之外亦违之。”这句话强调了语言的影响力,尤其是君子之言对他人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但“情见乎词”这一说法并非直接出自《周易》,而是后人根据《周易》思想发展而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常被用来形容人的感情在言语中自然流露,即“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也就是说,一个人内心的情感会通过语言表现出来。
在古代文论中,“情见乎词”也被广泛使用,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进一步说明情感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因此,“情见乎词”虽非原文出处,但其思想根源可追溯至《周易》及古代文学理论。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标题 | 情见乎词出处于哪里 |
| 出处来源 | 非直接出自《周易》,而是后人根据《周易》思想发展而来 |
| 原始出处 | 《周易·系辞上》:“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亦违之……” |
| 含义解释 | 表示情感在语言中自然流露,即“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
| 文学关联 | 刘勰《文心雕龙》中提到“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强调情感与语言的关系 |
| 使用背景 | 多用于文学评论或诗词创作中,强调情感表达的真实性 |
| 常见用法 | 如“情见乎词,意寄于文”等表述,用于评价作品情感真挚 |
三、结语
“情见乎词”虽不是一句古文原句,但其思想源自《周易》和古代文学理论,表达了情感与语言之间密切联系的观点。在文学创作中,这种理念被广泛应用,强调作者应以真情实感打动读者,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