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灌砂法测路基压实度】灌砂法是一种常用的现场测定土体压实度的方法,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中,用于检测路基、路面基层等的密实程度。该方法操作简便、数据准确,是工程实践中较为可靠的一种手段。
一、灌砂法原理
灌砂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标准砂灌入试坑,根据灌入砂的体积计算出试坑的体积,再结合试坑内取出的土样质量,计算出土样的干密度,从而得出压实度。
二、操作步骤总结
| 步骤 | 操作内容 |
| 1 | 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测试点,清理测试区域表面,确保无杂物。 |
| 2 | 铺设基板:在测试点放置基板,使基板与地面紧密贴合。 |
| 3 | 开挖试坑:使用铁锹或洛阳铲在基板中心位置开挖试坑,深度应接近或略深于所测层厚度。 |
| 4 | 收集土样:将试坑内的土样全部取出,称量并记录其湿重。 |
| 5 | 灌砂:将标准砂装入灌砂筒,打开阀门,让砂自然流入试坑中,直至砂不再下落。 |
| 6 | 测量砂的质量:关闭阀门后,称量剩余砂的质量,计算灌入试坑的砂质量。 |
| 7 | 计算体积:根据标准砂的密度,计算试坑的体积。 |
| 8 | 计算干密度:利用试坑土样的湿重和含水率,计算干密度。 |
| 9 | 得出压实度:将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进行比较,计算压实度。 |
三、关键参数说明
| 参数 | 含义 | 单位 |
| 土样湿重 | 试坑中取出土样的总质量 | g |
| 砂的质量 | 灌入试坑的砂质量 | g |
| 标准砂密度 | 通常为1.47g/cm³ | g/cm³ |
| 试坑体积 | 灌入砂的体积 | cm³ |
| 干密度 | 土样质量除以体积 | g/cm³ |
| 最大干密度 | 实验室测定的土样最大干密度 | g/cm³ |
| 压实度 | 干密度 / 最大干密度 × 100% | % |
四、注意事项
- 灌砂时要保持均匀下落,避免砂粒堆积。
- 试坑应尽量挖至规定深度,避免过浅或过深影响结果。
- 土样需及时密封,防止水分蒸发影响含水率测定。
- 灌砂筒应定期校准,确保测量精度。
五、适用范围
灌砂法适用于细粒土、砂类土及砾类土的压实度检测,尤其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不适用于含有较大石块或松散结构的土质。
通过以上步骤和参数的合理应用,灌砂法能够有效评估路基的压实情况,为工程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