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艾自怜基础意思】“自艾自怜”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自己遭遇的不幸感到悲伤和同情,甚至有些过度地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这个成语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表达一种自我关怀的情感,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带有一定的贬义,暗示着缺乏积极面对困难的态度。
一、成语解析
出处:
“自艾自怜”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自艾自怜,以怨天尤人。”意思是自己悔恨自己,又为自己感到可怜,表现出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字面意思:
- 自艾(yì):指自己悔恨、懊恼。
- 自怜:指自己怜惜、同情自己。
整体含义:
指一个人对自己的遭遇感到悲痛、哀伤,并且过分地关注自己的痛苦,无法从中走出来,表现出一种消极、悲观的心态。
二、常见用法与语境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含义说明 |
描述情绪低落的人 | 他总是自艾自怜,不愿面对现实。 | 表示此人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缺乏积极应对的态度。 |
批评缺乏上进心的人 | 她总是自艾自怜,从不努力改变现状。 | 暗示其缺乏自我激励和行动力。 |
描述心理状态 | 面对失败,他选择了自艾自怜而不是反思。 | 强调情绪上的自我沉溺,而非理性处理问题。 |
三、与类似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自艾自怜”的区别 |
自怨自艾 | 自己埋怨自己,也表示悔恨 | 更强调悔恨与自责,而“自艾自怜”更侧重于自我怜悯 |
自暴自弃 | 放弃自己,不再努力 | 更偏向行为上的放弃,而“自艾自怜”更偏向情感上的沉溺 |
心灰意冷 | 心情沮丧,失去信心 | 更强调心理状态的彻底崩溃,而“自艾自怜”则是一种持续的情绪状态 |
四、总结
“自艾自怜”是一个带有一定负面色彩的成语,用来描述那些在面对挫折或不幸时,过度沉浸在自身痛苦中、缺乏积极应对态度的人。虽然适度的自我反思是必要的,但若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可能会阻碍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学会理性面对困难,避免陷入无谓的自我怜悯之中。
成语 | 基本意思 | 常见用法 | 情感色彩 | 类似成语 |
自艾自怜 | 自己悔恨、怜惜自己 | 描述情绪低落或消极心态 | 贬义 | 自怨自艾、自暴自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