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无策是什么意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束手无策”这个成语。它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或复杂情况时,感到无能为力、无法采取有效措施的状态。那么,“束手无策”到底是什么意思?它的出处和用法又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拼音 | 解释 |
束手无策 | shù shǒu wú cè | 比喻遇到问题时毫无办法,无法解决,只能坐以待毙。 |
二、成语来源
“束手无策”最早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夫贤者之治天下,犹人之有手足也;若失其手足,则束手无策。”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失去了手和脚,就什么也做不了,比喻失去关键的能力或资源,就会陷入无能为力的境地。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描述 |
工作中 | 面对突发问题,没有应对方案时使用 |
生活中 | 遇到家庭矛盾、意外事件等难以处理的情况 |
学习中 | 遇到难题,无法找到解决方法时使用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无计可施、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
反义词 | 胸有成竹、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
五、例句解析
1. 例句一:面对突如其来的财务危机,他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是好。
分析:说明他在经济压力下没有应对策略,表现出无助感。
2. 例句二:老师讲了多种解题方法,但小明仍然束手无策。
分析:表示即使有指导,仍无法解决问题,强调个人能力不足。
六、使用注意事项
- “束手无策”多用于描述被动状态,不宜用于主动放弃或逃避责任的情形。
- 在正式场合中使用时,语气要恰当,避免显得过于消极。
七、总结
“束手无策”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无力。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丰富性,也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的真实情感。了解它的含义、来源、用法及搭配,有助于我们在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版:
“束手无策”指在面对困难或复杂情况时,因缺乏有效手段而感到无能为力的状态。该成语源于古代文献,常用于描述工作、生活或学习中的困境。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用。理解并掌握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