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原文节选欣赏】《荀子·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一句,是儒家思想中关于学习与修身的重要论述。这句话强调了君子不仅要广泛学习,还要每日反省自身,以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和知识水平。它体现了儒家重视自我修养、终身学习的理念。
一、原文节选
>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二、
这段文字通过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性,指出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改进的过程。君子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从而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三、关键内容表格展示
内容要点 | 解释 |
学不可以已 | 学习不能停止,应持续进行 |
青出于蓝 | 比喻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
冰寒于水 | 表示事物经过加工可以变得更优秀 |
木受绳则直 | 木头经过墨线校正会变直,比喻学习能矫正人的行为 |
金就砺则利 | 金属经过磨砺会更锋利,比喻人经过学习变得更聪明 |
君子博学 | 君子应广泛学习,积累知识 |
日参省乎己 | 每天反省自己,检查行为是否合乎道义 |
知明而行无过 | 通过学习和反省,达到智慧通达、行为无过失的境界 |
四、启示与意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不仅是古代士人修身的准则,对现代人也有重要借鉴意义。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广泛学习依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保持自省精神,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与思维,才能真正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结语
这一句出自《荀子·劝学》,语言简练,寓意深远,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它提醒我们:学习不止于知识的积累,更在于人格的完善与道德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