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无入而不自得的出处

2025-10-14 13:16:09

问题描述:

无入而不自得的出处,这个问题折磨我三天了,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4 13:16:09

无入而不自得的出处】“无入而不自得”是一句出自《礼记·大学》的经典语句,原文为:“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无入而不自得,故君子务本。”

“无入而不自得”出自《礼记·大学》,是儒家经典中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论述之一。这句话强调的是,只要一个人能够秉持正道,内心安定,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保持内心的满足与从容。它体现了儒家对“修身”的高度重视,认为只有内在修养达到一定境界,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圆满。

该句虽短,但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提醒人们在面对外界环境变化时,应注重内在道德与心境的修炼,做到“外在无扰,内心自得”。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出处 《礼记·大学》
原文句子 “无入而不自得”
作者/来源 儒家经典,传统认为出自孔子及其弟子
含义 指君子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背景 强调修身、正心、诚意的重要性
哲学思想 儒家“内圣外王”的理念体现
现代意义 鼓励人们注重内在修养,面对困境保持从容
相关章节 《大学》“致知在格物”之后的部分内容

通过以上总结可以看出,“无入而不自得”不仅是古代士人修身的重要标准,也对现代人如何在复杂社会中保持内心平和提供了深刻启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