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古今异义】《琵琶行并序》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具有极高价值,其语言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古今异义现象。这些古今异义词反映了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词汇意义、用法上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古文内容。
一、
在《琵琶行并序》中,许多词语在古代和现代的含义有所不同,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词义扩大或缩小:某些词在古代含义较窄,而现代则变得广泛;反之亦然。
2. 词义转移:一些词原本表示某一事物,后来引申为另一事物。
3. 感情色彩变化:有些词在古代带有褒贬色彩,而现代则中性化或相反。
4. 词性转变:部分词在古文中为名词,在现代则可能作为动词使用。
通过分析这些古今异义现象,可以更好地把握白居易笔下的情感表达与社会背景。
二、古今异义词对照表
| 古今异义词 | 古义 | 今义 | 说明 |
| 转轴拨弦 | 调整琴弦 | 转动轴、拨动弦 | “转”指调整,“拨”指弹奏 |
| 暂无 | —— | 短暂地 | “暂”为副词,表示时间短 |
| 低眉信手 | 低头随意地 | 低头、随意地 | “信手”指随手、随意 |
| 曲终收拨 | 收起拨子 | 收束、结束 | “收”指动作完成 |
| 铁骑突出 | 突然出现的骑兵 | 突出、显著 | “突”为突然,后引申为明显 |
| 红巾翠袖 | 妇女的服饰 | 彩色的手帕 | “红巾”“翠袖”为装饰品 |
| 江州司马 | 地方官名 | 地名 | “江州”为地名,“司马”为官职 |
| 寻声暗问 | 暗自询问 | 默默地问 | “暗”指私下、不公开 |
| 举酒欲饮 | 举起酒杯 | 举杯饮酒 | “举”为动词,表示动作 |
| 夜深忽梦少年事 | 忽然梦见 | 突然想到 | “忽”为忽然,引申为突然 |
三、结语
通过对《琵琶行并序》中古今异义词的梳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语言特色与文化内涵。这些词语的变化不仅是语言发展的结果,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与人们思维方式的演变。在阅读古文时,注意这些异义现象,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情感与作品的主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