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是指的谁】“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句为:“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这句诗是对当时文坛风骨和才华的高度赞美,其中“蓬莱文章”与“建安骨”分别指代两位文学巨匠,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一、
“蓬莱文章”指的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所代表的“建安文学”风格。“建安骨”则特指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时期文人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刚健有力、慷慨悲凉的风格特征。而“蓬莱文章”则来源于神话传说中的“蓬莱仙山”,象征着高洁、超凡的文学境界。
在李白的诗句中,“蓬莱文章”与“建安骨”并列,表达了他对文人风骨与文学才华的推崇。虽然原诗中提到的是“小谢”(即南朝诗人谢朓),但整体上强调的是文人应有如“建安骨”般刚劲不屈的精神气质。
二、表格对比
| 项目 | 蓬莱文章 | 建安骨 |
| 出处 |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 同上 |
| 含义 | 比喻高洁、超凡的文学成就 | 指建安时期文人的刚健风格 |
| 所指人物 | 曹操、曹丕、曹植等建安文人 | 曹操、曹丕、曹植等 |
| 文学风格 | 高远、飘逸、富有想象力 | 刚健、沉郁、慷慨悲壮 |
| 历史背景 | 东汉末年至三国初期 | 东汉末年至三国初期 |
| 代表作品 | 《观沧海》、《短歌行》等 | 《蒿里行》、《洛神赋》等 |
| 文学影响 | 开创了文人诗的新局面 | 形成了“建安风骨”的传统 |
三、结语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不仅是对古代文人精神风貌的赞美,也体现了李白对文学理想的高度追求。通过这一诗句,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文学与人格统一的重视,以及对刚健、高洁文风的崇尚。这种精神至今仍对现代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承具有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