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100岁被称为什么】在许多文化中,年龄不仅是时间的累积,更是一种人生阶段的象征。尤其是当一个人达到100岁时,这个数字往往带有特殊的含义和尊重。那么,“满100岁”在不同文化和语言中是如何称呼的呢?以下是一份关于“满100岁被称为什么”的总结与表格展示。
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100岁被称为“期颐”,这一说法源于《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到百岁,已经到了需要他人照顾的阶段,因此称为“期颐”。而在现代汉语中,人们也常称百岁老人为“百岁老人”或“百岁寿星”。
在西方文化中,100岁被称为“Centenarian”,即“百岁人”。虽然没有特定的中文对应词,但“百岁老人”是常见的翻译方式。此外,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如美国,百岁老人被视为长寿的象征,并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尊敬。
除了中西方之外,其他文化中也有各自对百岁老人的称呼。例如,日本称百岁老人为“百寿”,韩国则用“백세(百歲)”来表示。这些称呼虽然形式不同,但都表达了对长寿者的敬意。
总体来看,尽管不同文化对“满100岁”的称呼各有特色,但普遍都体现出对长者生命的尊重与祝福。
二、表格:不同文化中“满100岁”的称呼
| 文化/地区 | 称呼 | 说明 |
| 中国 | 期颐 | 出自《礼记》,指百岁需他人照料 |
| 中国 | 百岁老人 | 现代常用称呼 |
| 中国 | 百岁寿星 | 强调长寿与吉祥 |
| 西方 | Centenarian | 英文术语,泛指100岁以上的人 |
| 日本 | 百寿 | 表示100岁的长寿者 |
| 韩国 | 백세(百歲) | 直接表示100岁 |
| 印度 | सौ वर्षीय (Sau Varshiy) | 表示百岁老人 |
三、结语
无论是“期颐”还是“Centenarian”,“满100岁”都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代表着身体的健康与长寿,更象征着智慧与经验的积累。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百岁老人的称呼虽有差异,但那份敬意与祝福却是相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