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岳阳楼》。这两句诗虽然字数不多,但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体现了杜甫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自身遭遇的无限感慨。
一、诗句背景简要
杜甫在晚年漂泊西南,生活困顿,身体多病。公元768年,他登上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写下《登岳阳楼》一诗。此时的杜甫已年近六十,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目睹了国家的衰败与人民的苦难。他在诗中抒发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二、诗句解析
| 句子 | 解析 |
| 戎马关山北 | “戎马”指战事,“关山”是边关要塞,这里暗指北方边疆战事频繁。杜甫通过“戎马关山北”表达了他对国家战乱不断的担忧和对将士们英勇抗敌的敬佩。 |
| 凭轩涕泗流 | “凭轩”即靠着窗栏,“涕泗流”是泪流满面。这句诗表现了杜甫面对国家动荡、自身漂泊时的悲痛与无奈,也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
三、深层含义总结
1. 家国情怀
杜甫虽身处江湖,但心系国家。他通过“戎马关山北”表达对国家局势的关切,体现了一个文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2. 人生感慨
“凭轩涕泗流”不仅写出了杜甫的悲伤情绪,也反映出他在人生道路上的坎坷与无奈。他一生颠沛流离,却始终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3. 时代缩影
这两句诗不仅是杜甫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整个盛唐向晚唐过渡时期知识分子精神风貌的缩影,展现了士人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四、表格总结
| 内容 | 说明 |
| 出处 | 杜甫《登岳阳楼》 |
| 作者 | 杜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
| 情感基调 | 悲凉、忧愤、感慨 |
| 主题思想 | 忧国忧民、人生感慨、时代变迁 |
|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语言凝练、情感真挚 |
| 历史背景 | 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杜甫漂泊西南 |
五、结语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虽短短八字,却凝聚了杜甫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对个人境遇的无限感慨。它不仅是杜甫个人情感的写照,更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缩影。读此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杜甫的才华与情怀,更能体会到一个诗人对国家、对人民的深情厚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