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当会发生的不良反应有哪些】在临床医疗中,输血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用于补充血液成分、维持生命体征。然而,如果输血操作不当或患者对血液成分不适应,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风险,本文将总结常见的输血不当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归纳。
一、常见不良反应分类
1.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AHTR)
当输入的红细胞与受血者血型不匹配时,免疫系统攻击外来红细胞,引发严重反应。
2. 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FNHTR)
多由白细胞或血小板中的致热原引起,表现为体温升高、寒战等。
3. 过敏反应
对输血中的某些成分(如血浆蛋白、药物)产生过敏反应,轻则瘙痒,重则呼吸困难。
4. 循环超负荷
输血过快或过量,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可能引发心衰、肺水肿等。
5. 细菌污染反应
血液制品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被细菌污染,可能导致败血症。
6.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
输血后短时间内出现急性呼吸困难,通常与供血者血浆中的抗体有关。
7. 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
极少见但危险性极高,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因供血者的淋巴细胞攻击受血者组织。
8. 铁过载
长期多次输血可能导致体内铁元素积累,影响肝、心等器官功能。
9. 输血传播疾病
如乙肝、丙肝、HIV等病毒通过血液传播,尽管现代筛查技术已大大降低风险,但仍不可忽视。
二、不良反应总结表
不良反应类型 | 症状表现 | 原因 | 是否常见 |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 发热、寒战、腰痛、血红蛋白尿 | 血型不匹配 | 常见 |
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 发热、寒战 | 白细胞或血小板致热原 | 常见 |
过敏反应 | 瘙痒、皮疹、呼吸困难 | 抗体或蛋白过敏 | 较少 |
循环超负荷 | 呼吸困难、咳嗽、水肿 | 输血过快或过多 | 常见 |
细菌污染反应 | 高热、休克、败血症 | 血液污染 | 少见但严重 |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 | 呼吸困难、低氧血症 | 抗体或细胞因子 | 少见 |
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 | 皮疹、发热、肝脾肿大 | 淋巴细胞攻击 | 极少 |
铁过载 | 肝功能异常、心律失常 | 多次输血 | 常见于长期输血患者 |
输血传播疾病 | 各种感染症状 | 病毒污染 | 少见 |
三、预防与注意事项
为避免输血不当带来的不良反应,医疗机构应严格遵守以下原则:
-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确保供血与受血者血型完全匹配。
- 筛选供血者:排除有传染病史或高风险人群。
- 控制输血速度和剂量: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输血量。
- 监测输血过程:及时发现并处理早期不良反应。
- 使用去白细胞滤器:减少过敏和发热反应的风险。
总之,输血虽是救命手段,但也存在潜在风险。只有在规范操作和严密监控下,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