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安一隅的意思是什么】“偏安一隅”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国家、政权或群体在面对强敌或危机时,选择退守到相对偏远、安全的地区,暂时维持生存和稳定的状态。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通常用于历史或文学语境中,表达一种无奈、保守或避世的心态。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偏安一隅 |
| 拼音 | piān ān yī yú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夫贤者不居其位,而居于野;智者不任其事,而任其道。故能偏安一隅,以保其身。” |
| 含义 | 在偏远地区暂时安定下来,避免与强大势力正面冲突。 |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政权、国家或个人在困境中选择退守、保守策略。 |
| 情感色彩 | 带有无奈、保守、避世的情绪,有时也暗含对进取精神的批评。 |
二、常见用法举例
1. 历史背景:如南宋时期,面对金国的威胁,南宋朝廷退守江南,史称“偏安一隅”。
2. 文学作品:常用于描写人物或国家在逆境中寻求自保的策略。
3. 现代比喻:也可用来形容企业、组织在面临竞争压力时,选择专注某一细分市场,而非全面扩张。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词语 |
| 近义词 | 安土重迁、苟安一隅、固守一方 |
| 反义词 | 积极进取、开拓进取、奋发图强 |
四、总结
“偏安一隅”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成语,强调在不利环境下选择退守、求稳的态度。它既可用于描述历史事件,也可用于现代语境中的策略分析。理解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在面对挑战时,思考不同的应对方式,并认识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