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指不沾泥是哪首诗】“十指不沾泥”是一句出自古代诗歌的诗句,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生活优渥、不事劳作,与劳动人民形成鲜明对比。这句话具体出自哪首诗?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相关信息。
一、诗句出处总结
“十指不沾泥”出自清代诗人郑板桥的《墨竹图题诗》。这首诗通过描绘竹子的坚韧和清高,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其中“十指不沾泥”一句,形象地表现了士大夫阶层脱离实际、不接触劳动生活的状态。
二、相关诗句内容
原诗如下: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虽然这四句是广为流传的《竹石》诗,但“十指不沾泥”并非出自此诗。实际上,“十指不沾泥”出现在郑板桥另一首题画诗中,原文为:
>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 十指不沾泥,满身都是官。
不过,后两句在不同版本中略有差异,有的版本使用“十指不沾泥,满身都是官”来形容官员脱离百姓、不接地气的状态。
三、信息汇总表
| 项目 | 内容 |
| 句子 | 十指不沾泥 |
| 出处 | 郑板桥《墨竹图题诗》或相关题画诗 |
| 作者 | 郑板桥(清代) |
| 诗句含义 | 形容士大夫或官员脱离劳动,不接触实际生活 |
| 诗体 | 题画诗/七言绝句 |
| 主题思想 | 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的关注 |
| 常见引用 | 用于批评脱离群众、不务实际的作风 |
四、结语
“十指不沾泥”虽非出自经典古诗,但在文学作品中常被引用,用以表达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它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民生的关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了解这一诗句的来源与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中的批判精神与人文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