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贱之知故事来源是什么】“贫贱之知”是一个成语,出自《后汉书·王符传》,用来形容在贫困低贱时结交的朋友,往往最了解你、最忠诚。这个成语常用于表达对旧友的怀念和对真挚友情的珍视。
一、
“贫贱之知”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原文提到:“故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应该选择好的邻居,交往有德之士,以防止走上邪道。同时,即使在贫穷时结交的朋友也不应忘记,就像妻子在困难时陪伴自己一样,不应抛弃。
后来,“贫贱之知”被引申为:在贫困时所结交的朋友,才是真正了解你、关心你的人。这种友情比富贵时的虚情假意更加珍贵。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贫贱之知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 原文出处 |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
| 含义 | 在贫困时结交的朋友,才是真正了解你、忠诚于你的人 |
| 引申意义 | 强调真情实意的友情,而非利益关系 |
| 使用场景 | 表达对旧友的感激与怀念,或强调朋友间的真诚 |
| 相关成语 | 糟糠之妻、患难见真情、同甘共苦 |
三、补充说明
“贫贱之知”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人生哲理。它提醒人们,在人生顺境时不要忘记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在逆境时,那些不离不弃的朋友才是真正的知己。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复杂,金钱和地位往往成为衡量友谊的标准,但“贫贱之知”提醒我们,真正的朋友,是在你最落魄时依然愿意站在你身边的人。
因此,珍惜那些在你艰难时刻给予支持和理解的人,是做人的一种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