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在经济学中,“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两个基本概念,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描述商品的属性。虽然两者都与商品相关,但其内涵和作用却大相径庭。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商品的本质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一、概念总结
| 概念 | 含义 | 特点 |
| 使用价值 |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 体现的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具有多样性,因人而异。 |
| 价值 |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 体现的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
二、两者的关系
1. 相互依存
任何商品都必须同时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没有使用价值,商品就无法被消费,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没有价值,商品就不能进行交换,无法成为商品。
2. 性质不同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取决于商品本身的物理或功能特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 衡量标准不同
使用价值的衡量是主观的,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价值的衡量是客观的,由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
4. 交换的基础
在商品交换中,只有价值相同或相近的商品才能进行等价交换,而使用价值则是交换的前提条件。
5. 历史发展中的变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同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可能不变,但其价值会随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三、实际应用举例
以一台智能手机为例:
- 使用价值:它能帮助用户通信、上网、拍照、娱乐等,满足多种生活需求。
- 价值:它包含了设计、制造、运输等环节中投入的人工劳动,其价值由这些劳动量决定。
如果市场上出现了一款性能更好的手机,尽管它的使用价值更高,但如果生产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更多,那么它的价值也会相应提高。
四、总结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前者关注商品的“有用性”,后者关注商品的“社会劳动量”。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共同构成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这一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商品的本质、价格的形成以及市场交换的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