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亡马原文和翻译】在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关于君主仁德与智慧的故事,其中《韩非子》中记载的“秦穆公亡马”便是一则经典寓言。故事讲述了秦穆公因一匹马被百姓偷吃而引发的一系列事件,最终以宽容化解矛盾,展现了其治国之明与为人之善。
一、原文内容
> 秦穆公谓伯乐曰:“吾有疾,死,必无以葬吾身也。”伯乐对曰:“臣请为君择可葬者。”穆公曰:“善。”
> 于是,穆公出猎,马逸,遂亡。人迹至,得之,食其马肉。吏请诛之。穆公曰:“杀士而取其肉,非义也。吾闻食马肉不饮酒者,伤人。”乃赐酒而赦之。
> 后三年,晋袭秦,穆公战于崤,晋师大败。穆公之乘,三人为之御,五人为之右。其一人,昔食马肉者也。穆公曰:“寡人之过也,使此士不食马肉,则吾不得此矣。”
二、翻译解析
原文 | 翻译 |
秦穆公谓伯乐曰:“吾有疾,死,必无以葬吾身也。” | 秦穆公对伯乐说:“我有病,死后一定不能好好安葬我。” |
伯乐对曰:“臣请为君择可葬者。” | 伯乐回答说:“我请求为君王选择合适的人来安葬您。” |
穆公曰:“善。” | 秦穆公说:“好。” |
于是,穆公出猎,马逸,遂亡。 | 于是,秦穆公外出打猎,马跑掉了,很快就不见了。 |
人迹至,得之,食其马肉。 | 有人发现马踪迹,找到了它,吃了它的肉。 |
吏请诛之。 | 官吏请求杀了他。 |
穆公曰:“杀士而取其肉,非义也。吾闻食马肉不饮酒者,伤人。” | 秦穆公说:“杀死一个士人却只为了吃他的肉,这是不义的。我听说吃马肉而不喝酒的人会伤害人。” |
乃赐酒而赦之。 | 于是赏赐他们酒并赦免了他们。 |
后三年,晋袭秦,穆公战于崤,晋师大败。 | 三年后,晋国袭击秦国,秦穆公在崤山作战,晋军大败。 |
穆公之乘,三人为之御,五人为之右。 | 秦穆公的战车上有三人驾车,五人护卫。 |
其一人,昔食马肉者也。 | 其中一人,就是以前吃马肉的人。 |
穆公曰:“寡人之过也,使此士不食马肉,则吾不得此矣。” | 秦穆公说:“是我的过错,如果这些人没有吃过那匹马的肉,我就不会得到他们的帮助了。” |
三、总结
“秦穆公亡马”是一个关于宽容与回报的故事。秦穆公在面对自己马被偷吃时,并未以暴制暴,而是选择宽恕,这种仁厚之心最终在关键时刻得到了回报。故事不仅体现了秦穆公的智慧与仁德,也揭示了一个道理:善待他人,终将获得善报。
项目 | 内容 |
故事出处 | 《韩非子》 |
主要人物 | 秦穆公、伯乐、偷马者 |
核心思想 | 宽容待人,善有善报 |
故事寓意 | 仁德与智慧的重要性,感恩与回报的价值 |
文化影响 | 成为后世推崇的治国与处世典范 |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仅了解了古代君王的胸怀,也从中汲取了做人处事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