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流砥柱】“中流砥柱”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的黄河水患时期。它字面意思是“在河流的中流中立起的砥石”,比喻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起到关键支撑作用的人或事物。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稳定局势、引领方向的重要人物或力量。
在历史和现实中,“中流砥柱”往往象征着坚定、勇敢和担当。它不仅用于描述个人,也可以用于国家、组织或制度等。
“中流砥柱”原指黄河中游的砥柱山,后引申为在危难时刻能起支撑作用的人或事物。其核心含义是:在困难、动荡或危机中,能够坚守立场、承担重任、维持秩序的关键力量。这种力量可能是人、组织、思想或制度。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中流砥柱 |
出处 | 《尚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 |
原意 | 黄河中游的砥柱山,比喻坚固的支撑点 |
引申义 | 在困难、危机中起关键支撑作用的人或事物 |
使用场景 | 描述英雄人物、国家支柱、社会中坚力量等 |
同义词 | 中坚力量、定海神针、顶梁柱 |
反义词 | 摇摇欲坠、无依无靠、软弱无力 |
现代应用 | 多用于赞美在重大事件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组织 |
文化意义 | 体现中华民族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中流砥柱”的内涵与外延。它不仅是语言上的表达,更是文化精神的体现,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要勇于担当、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