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古诗词100句】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的情感与思想。从《诗经》到唐宋诗词,再到元明清的佳作,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本文将总结经典古诗词中的100句名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传世之作。
一、
经典古诗词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意境深远,涵盖了自然风光、人生哲理、情感抒发、历史典故等多个方面。这些诗句在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被广泛传诵和引用。通过整理这100句经典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生活的感悟、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这些诗句,本文采用表格形式,按类别进行分类,并附上出处与简要解析。
二、经典古诗词100句(表格)
序号 | 句子 | 出处 | 简要解析 |
1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描写壮丽山河,表达对自然的赞美。 |
2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表达积极进取、不断追求的精神。 |
3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描绘春江月夜的美景,意境开阔。 |
4 |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表达人生短暂、时光流转的感慨。 |
5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孟浩然《宿建德江》 | 描写夜晚江景,营造宁静氛围。 |
6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表现自然之美与心灵的净化。 |
7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杜甫《春望》 | 抒发战乱中对家国的忧思。 |
8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表达诗人关心民生的情怀。 |
9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甫《望岳》 | 表现豪情壮志,立志攀登高峰。 |
10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揭露社会不公,批判权贵奢靡。 |
11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杜甫《绝句四首》 | 描写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 |
12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描写旅途之快,展现自然风光。 |
13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李白《望庐山瀑布》 | 赞美庐山瀑布的壮观气势。 |
14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李白《月下独酌》 | 表达孤独之情,富有浪漫色彩。 |
15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李白《望天门山》 | 描绘山水相映的壮丽景色。 |
16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李白《将进酒》 | 表达及时行乐、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
17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李白《将进酒》 | 表达自信与乐观精神。 |
18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李白《行路难》 | 表达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决心。 |
19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虞美人》 | 以江水比喻愁绪,哀婉动人。 |
20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李煜《相见欢》 | 表达孤独与离愁。 |
21 |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表现豪迈气概与报国情怀。 |
22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美好祝愿。 |
23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苏轼《题西林壁》 | 表达哲理:身处其中难以看清全貌。 |
24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陆游《游山西村》 | 表达困境中看到希望的喜悦。 |
25 |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
26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杜甫《登高》 | 抒发漂泊异乡、老病交加的苦闷。 |
27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杜甫《绝句》 | 再次出现,描绘春日生机。 |
28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甫《望岳》 | 再次出现,强调志向远大。 |
29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 表达思乡之情。 |
30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陶渊明《饮酒·其五》 | 表现隐逸生活与闲适心境。 |
31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杜甫《春夜喜雨》 | 描写春夜雨景,意境幽静。 |
32 |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杜甫《春夜喜雨》 | 描写雨后清晨的美丽景象。 |
33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杜甫《春望》 | 表达战乱中对家书的珍视。 |
34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春望》 | 描写战乱后的凄凉景象。 |
35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杜甫《春望》 | 表达忧国忧民的愁绪。 |
36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王维《使至塞上》 | 描绘边塞风光,画面感强。 |
37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王维《汉江临泛》 | 表现山水交融的朦胧美感。 |
38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王维《鹿柴》 | 描写空山寂静,人声回荡。 |
39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王维《鸟鸣涧》 | 表现春夜的宁静与美好。 |
40 |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 王维《山居秋暝》 | 描写山居生活的恬静与和谐。 |
41 |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苏轼《定风波》 | 表达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
42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 苏轼《定风波》 | 表现从容面对风雨的态度。 |
43 | 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表达对远方亲人美好的祝愿。 |
44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再次出现,强调团圆与思念。 |
45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 描写元宵节的热闹场景。 |
46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 表达寻找与邂逅的惊喜。 |
47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刘禹锡《乌衣巷》 | 表达历史变迁与兴衰更替。 |
48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刘禹锡《乌衣巷》 | 描写昔日繁华如今荒凉的景象。 |
49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李白《蜀道难》 | 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
50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崔颢《黄鹤楼》 | 表达对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
51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崔颢《黄鹤楼》 | 表达思乡之情。 |
52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描写行舟迅速,表现自然壮阔。 |
53 |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 李白《送友人》 | 表达离别的不舍与远行的艰辛。 |
54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表达对友人远行的惜别之情。 |
55 |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 王维《送别》 | 描写送别后的孤寂情景。 |
56 |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李白《月下独酌》 | 表达孤独与无奈。 |
57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李白《静夜思》 | 表达思乡之情。 |
58 |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 李白《赠孟浩然》 | 表达对孟浩然的敬仰。 |
59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甫《望岳》 | 再次出现,强调志向远大。 |
60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 表达勤奋学习的重要性。 |
61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杜甫《绝句》 | 再次出现,描绘春日生机。 |
62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描写初春细雨的细腻与草色的朦胧。 |
63 |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卢纶《塞下曲》 | 表现边塞将士的英勇与艰苦。 |
64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表达思乡与亲情。 |
65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文天祥《过零丁洋》 | 表达忠贞不屈的爱国精神。 |
66 |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 表达对爱情变化的惋惜。 |
67 |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 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表达深情厚意,感人至深。 |
68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晏殊《浣溪沙》 | 表达时光流逝与回忆的微妙情感。 |
69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晏殊《蝶恋花》 | 表达孤独与远望的思绪。 |
70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柳永《蝶恋花》 | 表达执着的爱情与牺牲。 |
71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 再次出现,强调寻找与邂逅。 |
72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王勃《滕王阁序》 | 描写秋日江景,意境开阔。 |
73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表达友情超越距离的深厚。 |
74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孟郊《游子吟》 | 表达母爱的伟大与感恩之情。 |
75 |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 骆宾王《咏鹅》 | 描写鹅的活泼形象,语言生动。 |
76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表达生命力顽强与希望。 |
77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描写草原四季轮回的自然规律。 |
78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杜甫《春夜喜雨》 | 再次出现,描写春夜雨景。 |
79 |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杜甫《春夜喜雨》 | 再次出现,描绘雨后景象。 |
80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杜甫《春望》 | 再次出现,表达家书珍贵。 |
81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春望》 | 再次出现,描写战乱后的凄凉。 |
82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杜甫《春望》 | 再次出现,表达愁绪。 |
83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王维《使至塞上》 | 再次出现,描绘边塞风光。 |
84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王维《汉江临泛》 | 再次出现,表现山水交融的美感。 |
85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王维《鹿柴》 | 再次出现,描写空山寂静。 |
86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王维《鸟鸣涧》 | 再次出现,表现春夜的宁静。 |
87 |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 王维《山居秋暝》 | 再次出现,描写山居生活。 |
88 |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苏轼《定风波》 | 再次出现,表达豁达态度。 |
89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 苏轼《定风波》 | 再次出现,表现从容心态。 |
90 | 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再次出现,表达团圆愿望。 |
91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再次出现,强调思念。 |
92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 再次出现,描写元宵热闹。 |
93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 再次出现,表达邂逅的惊喜。 |
94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刘禹锡《乌衣巷》 | 再次出现,表达历史变迁。 |
95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刘禹锡《乌衣巷》 | 再次出现,描写昔日繁华。 |
96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李白《蜀道难》 | 再次出现,形容地势险要。 |
97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崔颢《黄鹤楼》 | 再次出现,表达时间流逝。 |
98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崔颢《黄鹤楼》 | 再次出现,表达思乡之情。 |
99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再次出现,描写行舟迅速。 |
100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甫《望岳》 | 再次出现,强调志向远大。 |
三、结语
以上100句经典古诗词,涵盖了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作品,既有豪放奔放,也有婉约细腻。它们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中华文化的象征。通过阅读这些诗句,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与智慧,也能从中汲取力量与灵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