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膏继晷的意思焚膏继晷的含义】“焚膏继晷”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唐代韩愈的《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意思是点燃灯烛来延续日光,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这个成语常用来赞扬一个人勤勉刻苦、不畏艰辛的精神。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焚膏继晷 |
拼音 | fén gāo jì guǐ |
出处 | 唐·韩愈《进学解》 |
本义 | 点燃灯烛接续日光,比喻夜以继日地用功学习或工作 |
引申义 | 形容勤奋刻苦、坚持不懈的精神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褒义,赞美他人的努力和毅力 |
近义词 | 废寝忘食、宵衣旰食、孜孜不倦 |
反义词 | 懒惰懈怠、得过且过、虚度光阴 |
二、成语解析与应用
“焚膏”指的是点燃灯油,“继晷”是指延续日光,合起来就是“点灯接日”,形象地描绘了在夜晚继续工作的状态。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古代文人学者身上,在现代社会中也广泛用于形容那些为了目标而不懈奋斗的人。
例如:
- 学生为了考试日夜苦读,可以说“他焚膏继晷,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 职场人士加班加点完成任务,也可以用“他焚膏继晷地工作,赢得了领导的认可”。
三、文化意义与现实启示
“焚膏继晷”不仅仅是一个成语,它承载着一种传统美德——勤奋与坚持。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它提醒我们: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积累。
同时,我们也应理性看待“焚膏继晷”的精神。虽然勤奋是值得提倡的,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消耗自己。真正的成功,是在持续努力的同时,保持身心健康。
四、结语
“焚膏继晷”不仅是对古人治学态度的赞美,更是对我们今天奋斗精神的一种激励。在追求梦想的路上,唯有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才能抵达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