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及翻译】一、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出自《孟子·告子下》,是古代儒家思想中关于人才成长与磨难的重要论述。这句话强调,国家或社会若要成就大事,必须先对有志之人进行严格的考验和磨练,只有经过艰苦环境的锻炼,才能真正承担重任。
文章通过列举古代圣贤的事例,说明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长期积累与不断挑战的结果。同时,这段文字也表达了对个人意志力和毅力的高度重视。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上天要把重大责任交给这样的人,必定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使他身体困乏,使他的行为受到阻碍,以此来激励他的心志,磨炼他的性情,增长他的能力。 |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人常常犯错,之后才能改正;内心困扰,思虑不顺,然后才能奋起;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理解。 |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国内如果没有守法的贤臣和辅佐的良士,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患,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这样之后才知道,人在忧患中能够生存,在安逸中容易死亡。 |
三、总结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鼓励,也是对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成功往往伴随着艰难的磨砺,只有经历过困苦与挑战,才能具备承担大任的能力。这段话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警示人们不要沉溺于安逸之中。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段文字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