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序原文及译文注音】《伤寒杂病论》是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经典之一。其序言部分不仅介绍了本书的写作背景和目的,也体现了作者对医学的深刻理解和对患者的深切关怀。以下为《伤寒杂病论·序》的原文、译文、注音及简要总结。
一、原文
>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阴不可见,阳不可执,此之谓也。余每览越人入洛,为《难经》之说,叹曰:“斯道也,非吾所能及也。”遂学《素问》《九卷》,及《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等,皆有条理。然仲景之书,犹未尽善,故复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欲使后学有所遵循,不致迷误。
二、译文
> 天地间分布着五行(金、木、水、火、土),用来运行万物;人类则禀受五行的特性,形成了五脏(心、肝、脾、肺、肾)。阴气不可直接看到,阳气也不能随意掌控,这就是所说的道理。我常常阅读扁鹊(越人)到洛阳后所写的《难经》,感叹道:“这个医道,不是我能够达到的。”于是开始学习《素问》《九卷》,以及《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和《平脉辨证》等书籍,内容都有条理。然而,仲景的著作还未能尽善尽美,因此我又撰写了《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希望让后来的学习者有所依据,不至于迷失方向。
三、注音
原文 | 注音 |
夫 | fú |
天 | tiān |
布 | bù |
五 | wǔ |
行 | xíng |
以 | yǐ |
运 | yùn |
万 | wàn |
类 | lèi |
人 | rén |
禀 | bǐng |
五 | wǔ |
常 | cháng |
以 | yǐ |
有 | yǒu |
五 | wǔ |
脏 | zàng |
阴 | yīn |
不 | bù |
可 | kě |
见 | jiàn |
阳 | yáng |
不 | bù |
可 | kě |
执 | zhí |
此 | cǐ |
之 | zhī |
谓 | wèi |
也 | yě |
余 | yú |
每 | měi |
览 | lǎn |
越 | yuè |
人 | rén |
入 | rù |
洛 | luò |
为 | wéi |
难 | nán |
经 | jīng |
之 | zhī |
说 | shuō |
叹 | tàn |
曰 | yuē |
斯 | sī |
道 | dào |
也 | yě |
非 | fēi |
吾 | wú |
所 | suǒ |
能 | néng |
及 | jí |
也 | yě |
遂 | suí |
学 | xué |
素 | sù |
问 | wèn |
九 | jiǔ |
卷 | juàn |
及 | jí |
八 | bā |
十 | shí |
一 | yī |
难 | nán |
阴 | yīn |
阳 | yáng |
大 | dà |
论 | lùn |
胎 | tāi |
褫 | lú |
药 | yào |
录 | lù |
并 | bìng |
平 | píng |
脉 | mài |
辨 | biàn |
证 | zhèng |
等 | děng |
皆 | jiē |
有 | yǒu |
条 | tiáo |
理 | lǐ |
然 | rán |
仲 | zhòng |
景 | jǐng |
之 | zhī |
书 | shū |
犹 | yóu |
未 | wèi |
尽 | jìn |
善 | shàn |
故 | gù |
复 | fù |
撰 | zhuàn |
伤 | shāng |
寒 | hán |
杂 | zá |
病 | bìng |
论 | lùn |
十 | shí |
六 | liù |
卷 | juàn |
欲 | yù |
使 | shǐ |
后 | hòu |
学 | xué |
有 | yǒu |
所 | suǒ |
遵 | zūn |
循 | xún |
不 | bù |
致 | zhì |
迷 | mí |
误 | wù |
四、总结与表格
项目 | 内容 |
作品名称 | 《伤寒杂病论·序》 |
作者 | 张仲景(据传) |
写作背景 | 张仲景在研究古代医学典籍后,发现已有著作尚有不足,遂撰写《伤寒杂病论》 |
核心思想 | 医学应有系统性、条理性,不应盲目传承,需不断修正和完善 |
文体风格 | 古文典雅,语言精炼,体现作者严谨治学态度 |
语言特点 | 多用四字句式,逻辑清晰,富有哲理 |
价值意义 | 为后世中医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重要历史地位 |
五、结语
《伤寒杂病论·序》不仅是对医学经典的回顾,更是对后世医者的勉励。它强调了医学知识的系统性与传承的重要性,也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通过研读此文,不仅可以了解古代医学的思维方式,也能感受到张仲景对生命的敬畏与对学问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