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海上生明月”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原句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句诗意境深远,描绘了在广阔无垠的海面上,一轮明月缓缓升起,令身处天涯的游子心生思念之情。它不仅是一幅自然美景的写照,也蕴含着浓厚的情感色彩,表达了人们对远方亲人、朋友的牵挂与思念。
一、
“海上生明月”作为一句经典诗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1. 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海边夜晚的宁静与壮丽,月亮从海面升起,形成一幅梦幻般的画面。
2. 情感寄托:通过“海上”与“天涯”的对比,突出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3. 文化象征: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赋予团圆、思念等象征意义,而“海上生明月”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意象。
4. 文学艺术价值: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成为后世诗人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
二、相关知识点表格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唐代张九龄《望月怀远》 |
原文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作者 | 张九龄(678—740),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
诗体 | 五言律诗 |
主题 | 思念、孤独、自然之美 |
意象 | 海、明月、天涯 |
文化内涵 | 团圆、思乡、离别 |
后世影响 | 被广泛引用,成为描写月夜、思念的经典语句 |
三、结语
“海上生明月”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与文化的传承。它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不忘抬头看看那轮高悬天际的明月,感受那份来自远方的温暖与思念。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句诗依然能触动人心,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亲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