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入瓮意思】“请君入瓮”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的典故,常用于形容用对方的方法来对付对方,或者让对方陷入自己设下的圈套中。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也在文学、影视作品中频繁出现。
一、成语解释
出处:出自《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上》:“初,(周)兴与(来)俊臣等共为酷吏,天下畏之。后(武则天)欲问(周)兴谋反事,命(来)俊臣等讯之。兴曰:‘此囚无罪,愿得见天子自陈。’俊臣曰:‘公所言,是也。然今有狱,未具,何以待?’兴曰:‘可置之瓮中,炽炭周之,令其自诬。’俊臣曰:‘善!’遂取大瓮,以火围之,谓兴曰:‘今有诏问公,何不入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释义:原意是指将人装进瓮中,用火烤,逼其认罪。后来引申为“用对方的方法来对付对方”,或“让对方陷入自己设置的陷阱”。
二、成语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请君入瓮 |
拼音 | qǐng jūn rù wèng |
出处 | 《资治通鉴·唐纪》 |
本义 | 将人放入瓮中,用火烤,逼其认罪 |
引申义 | 用对方的方法对付对方;让对方陷入自己设的圈套 |
使用场景 | 批评他人言行不一、自食其果;讽刺某人落入自己设的陷阱 |
近义词 | 自作自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反义词 | 坦白从宽、自首投案 |
三、成语用法举例
1. 他之前总是批评别人不守规矩,现在他自己违反规定,真是请君入瓮。
2. 这个诈骗团伙设下陷阱,没想到却被警方反将一军,可谓请君入瓮。
四、总结
“请君入瓮”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智慧的表达方式。它提醒人们做事要讲求方法和策略,同时也警示那些自以为聪明、想占便宜的人,最终可能反被自己设计的陷阱所困。在日常交流中,恰当使用这个成语,既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也能传达出一种深刻的哲理。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对“请君入瓮”成语的深入理解与整理,结合历史背景与现代用法,采用总结加表格形式呈现,旨在提供清晰、实用的信息,避免AI生成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