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见惯的基础解释司空见惯的基础解释是什么】一、说明
“司空见惯”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些事物或现象非常常见,以至于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不再感到新奇。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赠李司空妓》诗中,原句为“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用来表达对某种常见景象的感慨。
在现代汉语中,“司空见惯”多用于描述一些普遍存在的现象或行为,带有一定的无奈或感叹意味。例如,人们常说“交通事故司空见惯”,意思是这种事件发生得太多,已经不让人惊讶了。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个成语,以下是对“司空见惯”的基础解释进行整理和归纳。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司空见惯 |
拼音 | sī kōng jiàn guàn |
出处 | 唐代刘禹锡《赠李司空妓》:“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
基本含义 | 形容某事经常发生,已经变得很平常,让人不再感到新奇或意外。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社会现象、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或行为。 |
近义词 | 屡见不鲜、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
反义词 | 罕见、少见、不可思议 |
例句 | 1. 这种现象在城市中已司空见惯。 2. 老师对学生迟到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 |
使用场景 | 社会评论、日常交流、新闻报道等场合中使用较多。 |
三、结语
“司空见惯”作为汉语中的一个常用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也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它提醒我们,面对某些常见现象时,既要保持理性认知,也要避免因过度习惯而忽视其中的问题。通过了解其来源与用法,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语言工具,提升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