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程万里出处于哪里】“鹏程万里”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前程远大、前途无量。但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这个成语的出处。本文将从出处、含义、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鹏程万里”出自《庄子·逍遥游》,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子在《逍遥游》中所描述的一个寓言故事。原文提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意思是说,大鹏鸟要飞往南海,翅膀拍打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浪涛,乘着旋风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后人由此引申出“鹏程万里”,比喻人的志向远大、前途光明。
这一成语不仅用于形容个人的发展前景,也可用于祝福他人事业顺利、未来可期。在现代语境中,“鹏程万里”常出现在祝福语、励志文章或演讲稿中,具有积极向上的情感色彩。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鹏程万里 |
| 出处 | 《庄子·逍遥游》 |
| 原文出处 |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 意思 | 比喻前程远大,前途光明 |
| 用法 | 多用于祝福或形容人的志向高远、发展前景好 |
| 现代应用 | 常见于祝福语、励志文章、演讲等场合 |
| 相关典故 | 庄子笔下的大鹏鸟象征自由与远大理想 |
| 作者 | 庄子(战国时期道家思想家) |
三、结语
“鹏程万里”作为中华文化中的经典成语,承载了古人对理想与自由的向往。它不仅是一种文学表达,更是一种精神寄托。了解其出处和意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这一成语,传递积极向上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