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七月既望什么意思

2025-10-28 20:22:20

问题描述:

七月既望什么意思,有没有大佬在?求高手帮忙看看这个!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8 20:22:20

七月既望什么意思】“七月既望”是一个古文中的表达,常见于古代诗词或历史文献中。它出自《赤壁赋》等作品,具有特定的文学和文化含义。以下是对“七月既望”这一词语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词语解析

“七月既望”字面意思是:“七月的农历十五日”。其中:

- 七月:指的是农历的七月。

- 既望:是古代对月亮圆缺的一种描述。“望”是指农历每月的十五,月亮最圆的时候;“既望”则表示“已经过了望日”,也就是农历十六日。

因此,“七月既望”通常指农历七月十六日。

二、出处与背景

“七月既望”最早见于苏轼的《赤壁赋》,原文如下: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这里“七月既望”是作者记述自己与友人乘舟游览赤壁的时间,既有时间记录的功能,也带有诗意的意境。

在古代,人们常以月相来标记时间,如“朔”(月初)、“望”(月圆)、“既望”(月圆之后)等,这些词汇不仅用于纪时,也常被用来渲染情感氛围。

三、总结表格

项目 内容说明
含义 “七月既望”指农历七月十六日,即“望”之后的一天。
来源 出自苏轼《赤壁赋》,用于记录时间与营造意境。
词语结构 “七月”表示月份,“既望”表示“已经过了望日”。
文化意义 古代常用月相纪时,体现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与文学表达。
现代用法 多用于文学赏析、古文学习或历史研究中,较少用于日常交流。

四、结语

“七月既望”虽为古文中的时间表达,但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时间、自然和生活的细腻感知。理解这类词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古典文学的魅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